首页

河北省体育局

菜单
    主页 > 专题频道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奋斗者 >

常生:如椽巨笔 举重若轻书写体育人生

我是常生,今年80岁。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我一直在搞体育。我的体育生涯,一共有两个阶段:退休前,是举坛之路,当运动员、教练员,组建男女举重队;退休后,是健美人生,成立健美协会,推广全民健身。60年体育生涯,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儿,经历过许多艰辛,就像老体委主任吴振华说的:“河北省女子举重队所走过的道路,是一条不平凡的道路,是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是一条顽强拼搏的道路,是一条反映运动员、教练员苦辣酸甜的生活道路,总之,是一条有既定目标,经过不懈努力取得胜利的道路。”他的这段话让我感同身受,今天,我就通过几首小诗,和大家分享我这一生的体育故事。

卧薪尝胆苦练四年 奋斗目标 记录金牌

这是我们女子举重队成立时候的誓词。

1985年,我受命组建河北女子举重队。女举完全是个新事物,没有先例。当时,谁都知道这事儿不好干,但我毅然决然地接了下来,并暗下决心:“树雄心,攀高峰,为祖国争光。”这就是我作为教练的初心,也是我作为一名党员的使命。

1986年7月1日,是女子举重队成立的日子。为什么选这一天呢?因为这天是党的生日,我们女举就是要在党的培养下,茁壮成长,以拼搏进取、顽强奋斗、敢于担当的精神,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党和人民,当时一穷二白,我们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那时候,社会上对女子举重有一定的偏见,觉得举重是男人练的项目,女孩子不适合。

家长们也觉得,你们练举重的,不都是又矮又壮,除了傻有劲儿,啥也不会嘛,我好不容易发现个好苗子,人家孩子也愿意练,但跟家里人一说,家里人都翻了,全家亲戚朋友一起劝,你看你一这么漂亮的姑娘,到时候练的浑身肌肉疙瘩,找对象都难,千万别去。这就是当时的原话。

很多姑娘就半途而废了,我只能一遍遍给队员们做工作,一遍遍给家长做工作,电话不知道打了多少个,嘴皮子不知道磨了多少次,总算留下了几个。但是,(此处脱稿讲故事)也有真爱这个项目的,就干脆不跟家里说了,跟家里人捉迷藏打游击,偷偷的跟着我练。当时的队员李淑琴就这样,她练举重时候家里都不知道,直到在电视里看到她参加比赛,才知道自己家闺女练举重去了。

就这样,千辛万苦,东拼西凑,我的第一批正式队员总算是有了。

常生与6名女子举重队第一批正式队员

成立后,我们开展了队风、练风、赛风这三风学习,要求大家学习解放军、学习雷锋、学习李梅素。我请来了何增生教练,给队员们讲人家李梅素是怎么训练的,看人家吃了多大的苦,受了多大的罪,怎么练技术,怎么动脑筋。有了榜样的标杆,队员们的心劲儿一下就都上来了。

队员有了,斗志有了,大家摩拳擦掌,都想赶紧出点成绩,但是当时硬件基础太差,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为了解决场地问题,我是挖空了心思想折。

那时候,男队有6个举重台,我们一个台也没有,队里说从男队给你们分一个举重台,一副杠铃,但我们6个运动员用1个举重台,根本练不开,后来我一咬牙,干脆就跟队里说,举重台我一个也不要了。我们就在男队不用的时候,中午、晚上和周末,我们再去练。虽然训练总算开始了。但是,练了一段时间,问题出来了,一是运动量上不去,二是破坏了作息规律,队员们白天打蔫,晚上精神,都成夜猫子了,怎么提高成绩?

没办法,我就只能四处化缘找场地,在市业余体校练过,在省柔道队力量房也练过,这可真是名副其实的打游击。后来,好不容易争取到了田径跑廊后边的简易举重房。就是照片里这个房子。

田径跑廊后的简易举重房

中间那就是我们的举重房,旁边那个门就是厕所。我们这举重房顶就用石棉瓦油毡盖了一下,又矮又不通风,说实在的,真还不如旁边的厕所好。夏天一进去就一身汗,队员们就和我说:“常练,这一进举重房,都不用热身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克服了别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加大训练量,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989年,我们举重队在全国比赛中,拿了10个第一名, 50个前六名,李淑琴在亚洲女子举重锦标赛上,包揽了75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枚金牌,这也是我省女子举重运动员在亚锦赛中首次夺冠,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我们建队时的誓言。

李淑琴获亚洲第二届女子举重锦标赛75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第一

为此,我也写了一首诗。

东南西北四年风,巾帼力士众志成,跻身三强结硕果,共享欢笑乐其中

1989年的春节,我终身难忘,时任副省长王祖武到省体工队看望运动员教练员,问大家有什么要求。

当时会场一片沉默,估计大家都心想谁那么没出息提自己的事。但我一看,这不行啊,他们没要求,我有啊,我得提呀,我们队员还没有地方练呢,跟这么大的领导提要求,我也是头一次,心里也没底,也害怕,我又给自己鼓了鼓劲儿,第一个举手发言,说:“我是常生,是女子举重队的教练。在体工队院内,我们是建队最晚的一个队,是个小妹妹队,我们这个队虽然成立不久,但在国内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这里呢,我想跟领导提一个要求,能不能给我们一块真正的训练场,让孩子们能安心训练,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王祖武副省长当天就批准了,第二天吴振华主任亲自查看了举重房的场地,要求尽快建成。就这样,我们才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场地。

女子举重队新举重馆落成

为此,我也写了一首小诗。

多年训练场地难到处游击苦中寒 领导关怀建新馆  九月廿九喜日迁 佳馆舒适莫轻闲重任永世落在肩 牢记卧薪尝胆志 报效祖国永高攀

这个场馆是1991年,新落成的举重馆,一层是训练场,二层是运动员宿舍。这也是我们拥有的第一个真正的举重房。

有了新场馆,我们更能安心训练了,为了出成绩,这些运动员,每人每节课训练量至少能达到两吨,这一年下来就是五六百吨,差不多是20节火车拉煤的重量。这么大的训练量对这些女孩子是艰苦的考验,为了保持体重,还要控制饮食,很多运动员累的直哭、饿的偷偷抹泪。

常生在指导运动员训练

有人说,你们咋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其实靠的就是这种不服输、不怕苦的精神,靠的就是千锤百炼、永不言弃的韧性。还要靠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我的老伙伴领队韩邵民在回忆一起工作日子的时候说:常生和李淑琴、李广顺组成了三人教练组,以老带新,在他们的带领下,队伍的选材、训练、内部管理都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除此之外,最关键的还有就是科学的训练方法,当时女子举重是个新生事物,跟男举完全不一样,我就一边训练,一边摸索总结。女孩子在生理上有自己的特殊性,所以在训练上,我也根据她们的生理周期特点来安排训练节奏,减少盲目性。

常生根据女子生理特点安排训练节奏

86年到92年,我一直坚持记录,调整训练方案,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成适合的训练方案:一个月四周训练,两周大运动量训练,一周中等强度训练量,还有一周小运动量训练,这样四周一循环,根据每一个运动员的身体情况,制定训练计划。

我带的一个弟子云艳红在各级体校和比赛中都不被认可,我坚持用摸索出来的训练方法对她强化训练,经过三年多的摸爬滚打,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世界级举重选手,云艳红参加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

1994年11月,世界第八届女子举重锦标赛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云艳红代表国家去参赛,我因为需要带队里另一名队员去参加其他比赛,不能跟她一起。虽然不在一起,心里却总是放不下,我找到了当时她的带队教练贺益成,跟他说:如果云艳红得奖,你一定把她站领奖台上,看着国旗升起来时候的照片给我带回来,一定一定。

比赛当天,虽然我不在现场,但通过电视转播,我时刻关注着比赛的情况。云艳红终于不负众望,收获46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三枚金牌,打破一项抓举世界纪录。我的心情比自己登上领奖台还激动,看着站在奖台上的云艳红,我热泪盈眶。

云艳红在世界第八届女子举重锦标赛比赛中

云艳红获得三枚金牌

比赛结束以后,云艳红跟我说:师傅,我得奖那天11月19日,正好是您生日,这个就当是我送您的生日礼物。她不说我都忘了那天是我55岁的生日,这是我这辈子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她出色的表现是对我最大回报。

我也为她这次胜利凯旋做了一首小诗

四米方台,杠铃一副,锤其筋骨,磨炼意志,成绩卓著,技压群芳,国旗高悬,国歌震宇,荣登榜首,为国争光。

我有一个习惯,每次队员参加国际比赛获奖,我都得把他们站在领奖台上听着国歌奏响、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照片保留下来。因为这一刻,对每一位运动员来说,都是最光荣的时刻,为国争光,是每一个运动员使命与梦想,这不仅仅是他们的荣耀,也是我们这些教练员的荣耀。当了30年举重教练,我深知这一刻的意义,所以,无论如何,我都要留下我的弟子站在世界锦标赛领奖台这一刻的纪念。

队员们在领奖台上看着国旗冉冉升起

我爱我的队员们,他们也非常争气,金牌、记录都拿到过,所以原体委主任何玉成给我们的评价是:“省女举多年来艰苦奋斗,刻苦训练,以优异成绩为省和国家争取了荣誉。”

原省政协常委,省体委主任何玉成肯定省女举成绩

这些荣誉的背后不仅有我和队员的努力,也离不开家人默默支持和无私奉献,作为一个教练,我把我的队员们当做自己的亲闺女一样看待,不管什么时候,只要队员需要我,我都要在她们身边。记得有一次训练时候,一名运动员膝盖意外受伤,我赶紧跑过去看他的伤情,安排队员叫车,一块把她送到医院。挂号、拍片子、准备手术,等这些都忙完,已经晚上十点了,匆匆回家。到家还没休息过来,妹夫就打来电话,说母亲病重,已经23天没有进食了,让我赶紧回去看看。我说我回不去,我的队员现在受伤住在医院里,第二天就要手术,她的父母把孩子交给我训练,我就有责任照顾好她,现在她要手术,我必须得陪着她,支持她。母亲那边,有兄弟姐妹们照顾,但是我的队员就只有我。其实我心里恨不得能马上回去,守在母亲身边,在她床前尽孝,但是不行,我的队员更需要我,所以我不能回去。我对妹夫说,你代我跟母亲说,是做儿子的不孝,不能回去尽孝。

“酷爱举重搏一生,记录金牌皆有成。退休之时安自得,尽享天伦乐无穷。”

1999年,我结束了自己的举重执教生涯,正式退休,虽然不从事举重教练工作,但对于体育的热爱,让我又继续奋斗在体育一线上。2004年,河北省健美协会诞生,我成为了健美协会秘书长,利用我的执教经验培训健美运动员。

河北省健美协会成立

常生与女子健美亚洲冠军,弟子刘红霞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河北省健美协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培养出了女子健美全国冠军、亚洲冠军刘红霞,女子大力士张亚楠、男子大力士顾彦利、张建军,但其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一点儿也不亚于当初带领女子举重队。我的举重弟子云艳红就不解的问我,为什么退休了还不好好休息?干什么还这样拼命?我说我热爱举重,同样也热爱健美,我也想让我练健美的弟子们,能像你们一样,站上世界舞台,为祖国增光添彩。

回望我这一生,体育是我一生的事业,我一辈子的追求。我这一生都痴迷于体育,对体育的热爱,已经融入到我的血液之中,作为一名体育人、一名共产党员,为国争光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无论是在从事竞技体育的举重,还是投入群众体育的健美,我都以一种勇争上游、开拓进取的体育精神,努力做到最好,我为自己一生从事体育事业,而骄傲,我为自己是一名体育人,而自豪。

最后,我想用自己10年前创作的一首小诗,来总结我的体育人生!

执教硕果一生笑,举重力士健美骄。古稀运动夕阳健,常生不老乐滔滔。

常生,男,1939年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男女举重队原总教练,河北省举重项目唯一培养出世界冠军的教练,曾三次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奖章和证书,多次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二、三级奖章和证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现任河北省健美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责任编辑:河北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