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北省体育局

菜单
    主页 > 专题频道 > 体教融合 > 融合之路 >

正定县实验学校:立足乒乓特色 创新体教融合

正定县实验学校创建于1970年,前身是一支农村小学乒乓球运动队。上世纪八十年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任县委书记期间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为发展乒乓事业,力主将学校从农村搬到县城。1992年正定乒乓球训练基地成立,随之实验学校与正定基地资源共享,互为依托,协调并进。正定县实验学校被河北省体育局命名为“星级体校”、“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两任领导班子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创新“体教融合”教育模式,努力创办乒乓特色教育。

一、创新机制,实现训练和教学齐头并进

学校始终秉承“为队员个性成长铺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实施“双培养——体教结合”教育模式。以“团结 务实 包容 共进”为校训,形成了“尚德 求知 强技 成才”的校风,“爱岗 敬业 求实 创新”的教风,“勤学 励志 拼搏 奋进”的学风。

(一)明确了“教学”与“训练”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教学”与“训练”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协调并进。校长樊志玉在“体教融合”上多次强调,作为一所具有体教融合特色的学校,不仅需要培育体育专业人才,在学生的文化教育上也丝毫不放松。学校不断强化运动员的文化教育,还保证基础教育阶段适龄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时间,采取“一学两练”(上午学习,下午、晚上训练)模式。2017年成立了文化课教学“柏曼曼名师工作室”、乒乓球训练“张树杉名教练工作室”,指导、引领全体教师、教练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体教结合”新方法,让教练员与文化课教师同下一盘棋,实施一体化管理,教练员与文化课教师相互交流,时刻以运动员的特点为立足点,不断优化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分层设定教学目标;2019-2020年利用两年时间,进行以文化课教师褚威、乒乓球教练施华丽为主研人的《浅议“文化素养和乒乓技能”契合点》、《怎样培养队员一双会“思考”的手》课题研究,推进了各学段学训工作的总体进程。

(二)发挥全体师生教研课改的积极性与内驱力。

多年来,学校注重体教结合教研课改,不断探索适合体育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副校长于晓燕在教学管理方面有着自己的教学管理心得:“充分结合体校生的特点,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分层次教学,实现学训并重。对于外出集训、比赛的学生,要多引导,达到学训双优培养目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定期下训练馆,及时跟家长和教练沟通学习与训练情况,体教融合,形成合力,促进体校运动员的长远发展”。

学校派出调研小组,多地考察后着手“体育单招高考辅导教程”教材编写,从借阅北体高考辅导教程到购买江汉预科班辅导资料,扩展到搜集全国同类学校的高考经验,从中汲取有价值的辅导知识和高考信息。2017年9月,组织本校中三教师,成立“高考教材”编写组,搜集十年来的高考真题,总结学校每年高考的得失经验教训,开始着手编写校本教材。2018——2019学年,自编教材电子版编写完成,师生进行课后尝试交流。2019——2020学年开始,教材试验版纳入课堂。三年来,学生用后反响良好,教材的使用助力成绩提升,2020年文化课成绩上线率达100%,最高分突破400分,取得十年来最佳成绩。

(三)立足高远,拓宽培养输送渠道。

以训练为载体,先后与中南大学、北京邮电、华南理工、江汉大学、宁夏大学等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多所重点大学的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了“小学--初中--中专--大学”一条龙人才育人体系。2011年至今,连续10年参加高考,本一上线率均达到100%,录取率达到95%以上,考生分别被北大、北体、中南、华东师范、华南理工、北邮等重点高校录取。

二、科学规划,完善人才培养新举措

(一)延伸、拓展培养链条。

1.学校先后增设初中、高中,形成正定县域内唯一一所12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既保存了竞技实力,又给真正有乒乓特长的学生提供了系统的训练环境。

2.在其他学校铺设乒乓根基。近年来,学校和正定县第五幼儿园、正定县子龙小学、正定县三里屯小学、石家庄市西兆通小学、高新区第一小学、高新区第三小学合作,给这些学校捐赠乒乓球台、铺设塑胶场馆,帮助他们成立乒乓球运动队,学校派出专业教练每周到这些学校轮流指导教师和学生训练,并定期组织校际间联赛,达到了技术交流的目的,增强了学生的训练兴趣。这些学校的学生有了一定的乒乓基础,择优选送到学校就读,既保证了学校充足的生源,也为其他学校创建了特色教育,满足了广大学生的特长发展需求,达到了合作双赢的目的。

(二)构建乒乓梯队培养体系。

“乒乓球训练要从娃娃抓起”是我们坚持的理念。结合当前体育事业的发展,创办了学龄前培训班,在训练分组中打破学生小学、初中、高中年龄和年级界限,将全体学生按男、女各分为三个梯队:一队为基础培养,二队为积蓄力量,三队为高水平运动员。为了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每月开展一次校内循环比赛,并在各级、各类乒乓球比赛前进行公开赛,公平、公正地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对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嘉奖,从而激发了学生训练热情,磨砺了队员竞技心态。

(三)依托基地,借力发展。

学校以正定乒乓球训练基地为依托,借国家队在基地集训这一优势,经常组织学生到国家队训练馆实地观摩,并邀请国家队教练和队员亲临学校学生训练馆指导学生训练。他们一一纠正低年级学生的基本动作,指导高年级学生对抗赛中的技术、战术。学生一次次与世界冠军“零距离”接触,受到了乒乓精神的熏陶和鼓舞,从小树立勇夺冠军、为国争光的决心和信心。

(四)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学校每年举办“乒乓球国际夏令营”,利用暑期邀请世界各地的乒乓球运动员到学校学习交流,互相切磋球技,传承乒乓文化。并派出教练和队员到其他国家参加比赛和学习,为学生搭建了国际交流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球技和文化素养。

三、文化引领,打造乒乓特色校园

学校本着“简洁、大气、灵动、自然”的原则,着眼于总体布局的和谐统一,着眼于乒乓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注重发挥校园环境的德育和体育功能,深刻挖掘乒乓文化底蕴,创设给人以震撼、启迪、智慧、鼓舞的乒乓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以“拼搏奉献,文化传承”为主线,打造了“乒缘路、冠军湖、乒乓奖杯、音乐喷泉、奥运五环”等八大景观,不仅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精神风貌和美好愿景,也培养了学生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勇夺冠军的精神;学校大门的“正定县实验学校”和“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十一个烫金大字遥相呼应,背面“乒乓福地,冠军摇篮”八个红色大字,高大沉稳,力透纸背,给人一种执着进取、勇于开拓的力量。教学楼廊道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以学校乒乓精神传承为主线,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灿烂的文化,让校园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会“说话”,形成了一道道古色古香的经典风景,古朴自然,优雅清新,让师生随时随地品味乒乓文化之美,感受传统文化之蕴,领会民族精神之魂。                    

四、谱就校歌,延续乒乓精神

2016年校歌《国球追梦》诞生。一曲“旋转、跳跃、起落之间;攻球、击球、长球、短球”体现了学校的乒乓精神,凝聚了全校师生“国球追梦”的远大理想。校歌的诞生,是学校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精髓提炼,是引领学校发展方向的精神宣言,犹如学校的精神图腾,与校徽、校训相得益彰。“继往开来,路在前头”反映了学校的转型印记和时代精神。校歌激励着学生学习、拼搏,凝聚了学校精神、推动了乒乓特色建设。  

近年来,正定县实验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体教融合,坚持学训并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文化学校的积极性,整合多方资源,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省级和省级以上高水平运动队输送运动员,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学生,为社会培养体育专业人才,成为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责任编辑:河北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