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北省体育局

菜单
    主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

河北省体育局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008号提案的答复

农工党河北省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与传承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蕴涵着深厚的人文价值和精神价值,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类重要表现形式,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共有的体育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做好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不仅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注重政府部门主导,加强顶层设计

我省是武术大省,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较多,这是我省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财富。省体育局高度重视民族体育发展,将我省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研究制定关于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积极推动将民族体育相关工作纳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若干措施》、省政府《河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河北省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承德、廊坊等地均将民族体育相关工作写入本级相关规划。同时积极宣传和推广我省优秀民族体育项目,井陉拉花、八卦掌、戳脚武术、滦州地秧歌、梅花拳、通臂劈挂苗刀、定州邢邑花会、隆化县二贵摔跤、承德围场冰上龙舟等项目入选2022中华全国体育文化项目。沧州国际武术节、平乡县梅花拳交流展演活动、王其和太极拳、宋北战鼓、孟村八极拳等入选2023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

二、加大传承人扶持,加强学校教育和习练者培训

河北省体育局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发展青少年体育工作为根本,坚持推动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从训练体制、机制入手,重点在教练员、运动员引进方面给予政策激励,在体校高质量建设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运动项目持续发展,为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开展、后备人才培养等提供更加完备的政策保障。

大力支持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推广,依托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宣传和推广工作,举办学术活动、竞赛和表演等。我省邯郸学院于2010年成立了太极文化学院,开启了高校学科化、专业化、科学化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的先河,培养太极拳的高级专业人才,开展太极拳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河北体育学院、沧州师范学院、邢台学院等高校也相继将我省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入高校,通过在体育专业开设相关专业课程,聘请非遗传承人授课,大力弘扬传承。同时支持鼓励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和一校一品活动,积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结合全民健身活动在社区大力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三、加强资金保障,扩大发展规模   

目前民族传统体育武术项目已经纳入全国运动会、学生(青年)运动会、国家年度学生(青少年)锦标赛、U系列赛事等体育赛事。民族传统体育毽球项目已于2021年列入全运会群众体育项目,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设立毽球项目。

为进一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省体育局一是在2023年举办的河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群众组比赛、河北省首届全民健身大会中,将射箭、马术、龙舟、毽球、太极拳、健身气功、健身操舞、柔力球、健身秧歌等项目纳入比赛项目。二是会同省民委印发《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基地兼具培养参加全国比赛的运动员和民族传统体育优秀人才、推广和普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等功能,指导各市合理布局、重点扶持、着力打造一批适合自身发展、一专多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三是加强资金保障、注重人才培养,支持省民委设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资金,专项用于我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及有关高校开展日常训练。四是联合省民委制定《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办法》,成功举办了河北省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设蹴球、毽球、秋千、押加、珍珠球、陀螺、板鞋竞速、高脚竞速、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民族健身操等11个竞赛项目和综合类表演项目,共有来自河北省各设区市、定州市、辛集市、雄安新区及河北体育学院的15个代表团近1600人参赛,是项目最多、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会同省民委开展了“民族团结杯”全省蹴球比赛、全省民族健身操比赛等活动。

下一步,省体育局、省民委等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若干措施》、省政府《河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河北省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加大民族体育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动开展各类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保护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省体育局

                           2024年5月29日


责任编辑:河北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