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燮林——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
9月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乒乓球功勋教练张燮林被授予“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张燮林,1940年7月生于上海,江苏镇江人。国家乒乓球队原女队总教练,乒羽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乒协原副主席。这位乒乓球界的传奇人物,为中国乒乓球事业长盛不衰、丰富中华体育精神、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运动员时期战绩彪炳,是长胶打法的创始者,有“魔术师”的美誉。1984年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是中美“乒乓外交”的亲历者。张燮林同志于1958年进入上海市队。1960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优秀运动员团体赛上,他使用新式武器“长胶”接连打败容国团、王传耀、庄则栋、杨瑞华等名将,震惊了整个乒坛。1961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6届世乒赛上,获得男单第三名。第 27 届世乒赛决赛,张燮林轻取日本队的三木圭一和木村兴治,为男团夺冠立下奇功。此外,他还拿到了中国队历史上第一个男双冠军(与王志良合作)。第 28 届世乒赛获得男团冠军。第31届世乒赛拿到了中国队第一个混双冠军(与林慧卿合作)。
“魔术师”张燮林的教练生涯更为辉煌。1971年任国家队教练,1972年任国家女队教练组组长,1975年他临危受命,决心带领女队打翻身仗。他注重细节,深挖规律,善于做好运动员的思想工作,带领中国乒乓球女队在第33届世乒赛上成功夺取女团冠军,打了漂亮的翻身仗。据统计,截止到1995年第43届世乒赛为止,身为女队主帅的张燮林带队取得了10届世乒赛女团冠军(33-40、42、43)、9次女单冠军8 次女双冠军、9 次混双冠军和3枚奥运金牌。执教期间中国队参加的奥运会乒乓球赛,女单冠军从未旁落。
张燮林同志的才华不仅体现在他的运动成绩上,在团队管理上,他也总结出很多宝贵的经验。他提出“二十八个心”的治队理念,从道德和修养、球队管理和纪律、训练与比赛等方面提出28条要求和希望,融世界观、人生观、乒乓球技术战术、科学管理、心理学理论于一体,蕴含丰富,是一篇“人文”,讲的是做人的真谛。他多次教育队员“对党和祖国的忠心不能动”,这是最根本的。在他的指导下,葛新爱、焦志敏、邓亚萍、乔红、刘伟等一大批世界冠军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乒乓球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在国内外赛场上屡创佳绩,更在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上作出了巨大贡献。正如国际乒联前主席沙拉拉评价张燮林:“他在中国和世界乒坛上取得的成就,后人难以逾越。”
退出教练队伍后,张燮林同志到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担任副主任,继续为乒乓球事业贡献力量,直至退休后,他仍长期关心乒乓球队的发展和建设,多次提到,乒乓队要坚持党的领导,将“支部建在队上”,用中华体育精神不断鼓励队员为国争光。此外,他积极致力于乒乓球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多次到基层和一线推广乒乓球运动。
张燮林同志于1973年12月入党,今年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曾当选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并聘为全国监察部特约监察员。
张燮林同志书写的不仅仅是一段关于乒乓球的辉煌历史,更是一部关于坚持、努力和拼搏的励志篇章。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真正的中华体育精神,成为了无数乒乓球爱好者的榜样和楷模。
1989年张燮林同志被评为“建国40年以来杰出教练员”,并曾13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96年,国际乒联将“优秀教练员特别荣誉奖”授子张燮林,他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人。2008年在广州第49届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荣获“国际乒联杰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