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景、冬滑雪——如今的崇礼已告别“一季火”的旧貌,正以“四季旺”的新姿惊艳亮相。2024年,这座冬奥小城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全年接待游客超850万人次,五大品牌赛事带动消费超3000万元,滑雪人次突破178万……数字背后,是崇礼以赛事为媒、服务为基、融合为径,探索体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赛事矩阵扩容升级
从“四大品牌”升级为“五大品牌”,崇礼的赛事版图正加速拓展。2024年,727场文旅活动和体育赛事在这片热土上演,其中国际雪联顶级冰雪赛事9场,国家级赛事23场,创下历史新高。首届崇礼马拉松的加入,让夏季实现“月月有品牌赛事”的格局——50公里山地越野赛、越山向海人车接力赛、168超级越野赛、斯巴达、马拉松五大赛事吸引3.5万人参赛,带动游客超10万人次。其中,崇礼168超级越野赛已跃居亚洲规模之最,被极限越野爱好者誉为“朝圣之路”。 冰雪赛事同样精彩纷呈。对标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崇礼2023-2024雪季举办130余项赛事,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平行项目亚洲杯、雪耀中国高山滑雪积分赛等高端赛事轮番登场。2024-2025雪季谋划150余项活动,国际雪联U型场地技巧世界杯等7项国际赛事已成功举办。更令人惊喜的是,山地自行车速降赛、中国自由式小轮车联赛甚至电竞DOTA联赛等新兴项目的加入,让“赛事经济”的边界不断延伸。
服务能级全面跃升
“来崇礼不只是滑雪,更是在享受一种生活方式。”游客的感慨道出崇礼服务的升级密码。在太子城国际冰雪小镇,冬奥场馆与五星级酒店群、文创商街交相辉映;62家餐饮品牌可满足多元味蕾;马术乐园等20多项新兴旅游业态则让度假体验充满新鲜感。 交通服务的优化同样可圈可点。2条连接各大雪场、酒店的公交巴士环线,46个优化站点让“最后一米”更畅通;太子城高铁站内,雪具租赁与酒店入住实现服务前置;64名新增警务辅助人员驻守雪场,为安全保驾护航。这些改变源于崇礼对标国际的58条提升措施,从儿童托管到滑雪邮局等个性服务,细节之处尽显温度。
流量密码精准破解
如何让“冷资源”持续释放“热效应”?崇礼的答案是:构建全域宣传生态。组织区委宣传部等部门、各雪场建立宣传矩阵,在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阵地,统一发布旅游信息,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聚合优势;“梧桐大道”“醉美赏花季”等话题引爆全网,让更多人欣赏到崇礼之美。截至目前发布1900余篇新闻报道,有近400篇登上国家级媒体,先后在清华大学等地开展线下宣传推介,让崇礼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产业链条深度延伸
后冬奥时代,崇礼始终坚持以文旅经济为牵引,不断延伸产业链,努力实现“一业兴、百业旺”。冬奥场馆变身“多元舞台” —— 96场高端会议论坛在此举办,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崇礼)论坛等全国性活动接踵而至;20万人次研学团队沿着冬奥冰雪、辽金文化主题线路探秘;冰雪博物馆开发的30多种文创产品,让“崇礼记忆”可带走、可收藏。
随着《“冰雪崇礼”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三年行动方案》的落地,“个人参赛+家人度假”的模式渐成风尚。2024年赛事期间,“体文旅商农”融合场景创造1.2亿元综合收益,实现赛事口碑和经济发展的双丰收。站在新起点,这座因雪而兴的小城,正在体文旅融合的赛道上跑出更矫健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