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 河北冬季运动发展迎新篇
随着几场大雪的降临,青山绿水的崇礼也换上了银装素裹的冬服,今年的雪季正式到来。12月初,2016-2017河北省雪季系列活动在这里盛大启幕,一场由河北人发起的冰雪之约,不仅点燃了全民参与冰雪活动的热情,也引发了人们对我省冬季运动项目发展的期待。这是自申办冬奥会成功后的第二个冬天,河北的冬季运动项目也在从申冬奥到迎冬奥的转变下经历着全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各运动队由零起步,团结一致,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斗志昂扬的河北健儿们正在向更广阔的冰雪天地进发。
稳中求进 步步为赢
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的获得,为河北冬季竞技项目的加速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而想要充分利用好这次难得的好机会,大力开展好河北冰雪运动,优秀人才的选拔成为首当其冲的工作。
考察调研、挑选队员、组建队伍、培养兴趣、组织训练……在这一年里,冬运中心从零起步,有条不紊的安排着各个环节。“冬季运动项目在河北刚刚起步,缺少相关人才储备,于是我们将目光瞄准了我国冰雪运动强项和发展重点,围绕我省在人才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项目进行了招生选材。”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刘晓马说道。为了提前为夏训工作做准备,保证训练工作按部就班的开展,今年年初,由中心领导、竞训科和各队教练员组成的运动员选拔小组分赴秦皇岛、唐山、廊坊、沧州、吴桥、保定、邯郸、石家庄、无极武校等地,在各地市体育局和体校的配合支持下,在跳水、体操、武术、田径、杂技、速度轮滑等项目中挑选了一批适合高山滑雪、单板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运动员。另外,再加上此前从速度滑冰运动员集训和2016年河北省青少年轮滑锦标赛脱颖而出的部分优秀运动员,今年冬运中心共有143人参加了夏训。截至11月底,共完成了速度滑冰、空中技巧、单板U槽、单板平行大回转、单板障碍技巧大跳台、高山滑雪、花样滑冰、男子冰球八支队伍的组建,超额完成了省里提出的组建五支运动队的目标。
利用夏训,各队教练员通过核心力量素质训练、技巧性训练等手段,进一步帮助队员们加深了对冬季项目的认识,逐步培养起他们对于冰雪运动的兴趣。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运动员们就已经具备了空翻技巧基础,在身体素质上有了显著的提高。“虽然我们的队员从事这个项目的时间不长,缺少冰雪运动的基础,但从这段时间的训练情况看,他们进步的幅度很明显,有的队员已经初步展现出了在冬季项目上的天赋,队伍的整体状态非常积极。”看着队员们突飞猛进的变化刘晓马由衷的高兴,不过喜悦之余,他更告诉自己要冷静。“众所周知,从事水上项目的运动员通常要讲求水感,而其实这一点在冬季项目上也很重要,运动员的冰感或者雪感如何也是他最终能否取得成绩的关键条件之一。有的队员身体素质非常好,比如技巧类的项目,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好的苗子,翻转、弹跳能力都不错,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的走上过场地,怎样才能将他的这种优秀的自身条件在上冰或是上雪之后发挥出来,这是我们该考虑的。下一步我们将对队员们进行雪上或冰上的专业训练,争取通过20116-2017年的冰雪季多选出来一些优秀的小苗子。”
通过一年的努力,目前冬运中心在全国共注册272名冬季项目运动员,其中约九十名运动员在省队训练,1名运动员入选了国家雪橇集训队,12名空中技巧运动员入选了国家青年队。历经着一步步的飞跃之后,作为领头人的刘晓马反而更加沉着冷静,他反复强调,队伍发展要稳中求进。“我们今年训练工作的主要任务还是先把队伍组建起来,而从目前河北整个冬季项目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条件来看,搞大跃进式的发展不可取,人才培养也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下一步我们会依据形势,放缓队伍组建速度,有针对性的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逐步把队伍的基础建设打实打牢。”
面对问题 迎难而上
2016年对于冬运中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在这快速发展的一年里,冬运中心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是前所未有的。
“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专业的场地。招收了运动员,队伍组建了,但不能训练这是最让我们感觉难受的事。”刘晓马一语道破了目前冬运中心所面临的窘境。“现在省内唯一一个属于我们的训练基地就是长城岭滑雪场,但是由于这里的高级道的坡度和长度不能达到标准,因此目前也只能是作为基础训练使用,严重影响了项目的训练效果。冰上项目方面,因为河北地区没有标准的冰上场地,队员们只能长年分散到外省市进行训练。我们中心刚成立,在人员缺乏的情况下,只能四处奔波,而这样一来既不利于队伍管理,牵扯的精力也太大。”在刘晓马眼里,能让队员们在河北的土地上有个自己的“家”成了最大的心愿。
而除了场地问题外,由于我省冬运项目起步晚、条件差等现实条件所衍伸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是源源不断。“我们所有的项目都是从零起步,现在招的这帮孩子甚至没有一个是在冰上或雪上划过的,教练需要从最基础的滑冰、滑雪动作教起,其难度可想而知,加上目前我们各方面的硬件条件有限,这让很多我们看中、想要引进的冬季运动方面的专业人才都望而却步。”虽然困难重重,然而刘晓马却从未放松过对人才选择的标准,尤其是对教练的选择,他更是要亲自重重把关。“目前我们中心的教练员数量还不足十人,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始终坚持教练的引进工作不能盲目。选一个好的教练员特别关键,道德修养、业务素质都得具备,他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关系到未来队伍的成长。”刘晓马说道,“我们的队伍各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运动员要培养,相关人才要积累,这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竞技体育最不能着急。”
体教结合 强强联手
为了解决眼前的各种问题,保障冰雪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冬运中心一边强化自身,一边转换思维,采取联合培养模式,聚合社会力量为我所用。“这种合作解决了我们目前没有高水平教练员的问题,没有场地的问题,运动员没有人才基础的问题。在目前我们自身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要想尽快的推动队伍的发展,借助社会力量必不可少。”
经过考察,今年6月,冬运中心与东北师范大学签署了《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高素质冰雪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协议》,联合组建了“河北省速度滑冰队”,并将东师大正式挂牌为河北省冰上项目后备人才训培基地。“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院校,它的师资力量、场地设施等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同时它有高水平的教练员和高水平的科研团队,作为合作方,咱们的运动员可以充分享用这些资源。除此之外,在这种体教结合的模式下,孩子们上学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刘晓马向记者介绍道。依旧协议,东师大将联合冬运中心负责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工作,承担我省中小学教师冰雪知识的培训、业余体校和专业体校教练员知识更新讲座,以及各层次体校和重点冰雪学校的学科建立。这样一来,通过双方资源的共享,进一步补齐了我省冰雪运动发展的短板,从而增强了我省冰雪项目竞技实力。
在感受了联合培养模式带来的多重效益之后,冬运中心继续将该模式带入中学,希望借此鼓励更多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今年10月,他们与衡水中学、宣化二中共同签署了《河北省青少年冰雪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此举为完善我省冬季项目梯队建设,打造体教结合,创办特色冰雪学校等方面提供了更广泛的合作空间。“通过与学校的合作,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协助学校进行优秀运动员选拔、训练工作,辅助他们组织全国性、地区性的各项冰雪竞赛活动。而反过来,学校可以为我们输送更多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并同时提供优质的师资队伍,对运动员进行文化教育,这种体育和教育的结合确确实实可以让多方受益。”
说起联合培养带来的种种好处,有一个词总是反反复复被刘晓马挂在嘴边,那便是文化教育,而其实这也是一直以来埋藏在他心里的对家长们的承诺。“在组队之前我们搞调研的时候就注意到,因为各个项目特点不同,孩子们在年龄上参差不齐,文化教育对他们至关重要。家长们辛辛苦苦让孩子练了几年项目,如果在我们的手中把队员们的学习给耽误了,从良心上讲就过不去。因此,当时我就想一定要把队员的文化教育当作重要问题来抓。”而也正是基于此,一次次促成了冬运中心与各类学校的紧密合作,在体教结合的新模式下,队员们的专业训练和文化教育均得到了有力保障。“作为驻外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我们的条件确实相对落后一些,但作为各训练队的总体管理者和服务者,我们一定会竭尽所能,做好运动员的各项保障工作。”刘晓马最后说道。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北方最寒冷的季节,但却充盈着河北体育人最火热的激情。有了他们辛勤的付出,河北冰雪运动发展的春天也不再遥远。(记者 赵鑫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