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北省体育局

菜单
    主页 > 专题频道 > 体教融合 > 融合之路 >

邯郸市丛台区:聚力“五大融合”实现“五化共育” 丛台区打造体教融合特色业训大格局

近年来,邯郸市丛台区以“提升体育素养、培养体育人才”为出发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潜能,立足校园主阵地,聚力“目标融合、理念融合、机制融合、资源融合、措施融合”五大举措,有效破除体育、教育壁垒,实现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一体化、特色化、长效化、专业化、优质化”五化共育新模式,打造体教融合特色业训大格局,不断带动丛台体育强区建设迈向新高度。

一、以目标融合为导向,合署部门促进体教融合一体化

丛台区教育体育局以目标融合为导向,合署部门职责,充分发挥体教融合优势,把学校体育、业余训练、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构建以教体部门为主体,以体育重点校为依托,以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目标,在体育上主动回归教育本位,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在教育上充分发挥和拓展育人功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体育和教育在价值、功能和目的上充分融合,使体育与教育的融合产生“1+1>2”的效果。

二、以理念融合为引领,立足课堂提升体教融合特色化

丛台区牢牢把握理念融合这一引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不断推动丛台体育运动的开展和运动水平的提高。一是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全面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即以课间操、校本操、集体跑操和体育趣味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天两次,每次不低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达到改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热爱体育运动的目的。二是树立学校体育核心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学校体育的重要性,深刻认识学校体育在习惯养成、技能学习、人才培养方面的多重功能。尤其是针对各中心校体育教师匮乏,体育教学薄弱的现象,体校开展了教练走教活动。根据实际情况体校教练到中心校的教学点进行走教工作,共上课1000余节。根据工作当中发现的问题积极与各中心校领导进行沟通。因地制宜的开展合适本校的运动项目。在偏远学校成立了3处训练点,辐射周边校区的业训工作。三是坚持体教协同育人理念。制定各学校的体育活动方案,形成“人人都参与、班班搞活动、校校有特色”的良好局面,让校园“活起来”;通过创建“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校园体育模式,培树校园传统体育活动,让特色品牌“亮起来”。切实的让孩子们接触体育、了解体育、喜欢体育、参与体育。

三、以机制融合为关键,打通壁垒实现体教融合长效化

紧紧抓住机制融合这一关键,努力在完善工作机制,理顺工作上下功夫。一是部门协同机制。丛台区政府高度重视体教融合工作,多次对教育体育融合发展进行调度,明确了教体局牵总,各部门联合协同的推进机制,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健康水平为出发点,不断优化教育体育发展环境,共同保障体教融合工作落实落地。二是财政保障机制。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丛台区投入上千万元资金用于基础场地建设,购置器材器械,训练条件得到显著改善,2018年改造提升了行知实验中学田径场,翻建了展览路小学篮球场地。2020年建设了区体校体育馆和跑廊并采购了训练器材、建设了永和学校射箭场地、实验中学射击场等。丛台区在与俱乐部、和社会团体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拉动赞助、企业冠名,融入社会力量,争取外界支持,构建青少年体育利益共同体,为该区业训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将竞技体育发展驶入快车道。三是责任落实机制。坚持把加强青少年体育训练工作、提高竞技水平列入“一把手工程”,政府牵总抓、部门具体抓、学校集中抓,把促进体教融合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向体育要成果、向教育要质量,将学校体育、人才培养输送等作为重要指标对教体局、对学校进行考核,努力打造新时代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工作体系。

四、以资源融合为支撑,面向社会带动体教融合专业化

资源的深度融合,是实现体教融合的有力支撑,对实现专业技术和全面育人的目标至关重要。丛台区青少年业余体校作为丛台区教体局唯一一所局内校,能站在全局高度开展全区青少年业余训练、组织开展竞赛活动,管理和协调各学校体育项目的发展和调配,并管理和督导各学校业训工作,便于发现、选拔优秀运动员到区体校进一步提升训练水平。体校又是教体局内一个业务职能科室,方便与教育科、教研室等教育业务科室合作对接,形成育人合力,有效解决运动员的文化课、升学问题,实现训练、学习两不误,消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丛台区已经形成以“业余体校为主导——传统特色项目学校为主体——青少年俱乐部为补充”三维训练网络,自办项目3项:(田径、足球、篮球);依托市训练部门合办项目6项(艺术体操、游泳、击剑、射击、轮滑、射箭);引进社会力量进行合作联办项目4项:(棒垒球、武术、摔跤、乒乓球)。先后在行知实验中学成立田径基地、展览路小学成立篮球基地、春光小学成立乒乓球基地、永和学校成立射箭基地、实验中学成立射击训练基地、丛阳小学冰雪基地、和平小学轮滑基地,并在校外与社会组织共同成立了摔跤训练基地和武术训练基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五、以赛训融合为抓手,挖掘人才实现体教融合优质化

一是搭建成长平台,共育竞体人才。以“三级竞赛”为依托,进一步完善以丛台区中小学生运动大会(春秋季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棋类)为龙头,各类单项比赛为支撑的全区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构建常态、多元、创新的体育竞赛机制。并利用赛事活动优选出一大批在各类运动项目有兴趣、有天赋、有特长的队员。为确保“全覆盖、优培养”,该区针对农村师资缺乏、场地不足情况,在比赛规程中制定“双积分”政策。因地制宜、因生而异,采取以“三集中”为主,“两集中”(在体校集中训练、学习文化课,在家食宿)和“一集中”(在体校集中训练,在其他学校学习文化课,在家里食宿)为补充的业训模式。二是开创思路,打造业训选材新平台。面对当前丛台区业训项目选择被动的问题;2021年我校着手打造丛台区运动项目菜单平台,通过在丛台教体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增添体育项目大菜单,向全区学生家长介绍宣传丛台区各运动项目基本情况,使更多的家长师生了解丛台区运动项目的训练时间、地点及教练等相关信息,使更多的家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解决学生及家长“不知道练什么、不知道去哪练、不知道跟谁练”的困境,由被动选择转变为主动参与。通过体育项目大菜单平台,将会极大提升丛台区运动员选材质量,使业训工作进一步普及提升,更好地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三是强化师资管理,凝聚核心力量。为解决各项目基地教师、教练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大的问题,我体校采取了政府购买服务招聘辅教人员的办法,2018年开拓思路、创新举措,区委区政府会议研究,面对社会公开选聘非在编同工同酬教练员13名,有效缓解教练员短缺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教练员管理办法,将运动员成绩作为对教练员业务考核的重要指标,针对师资短缺现状,创新思路,深入挖掘社会力量,引进外部资源,充分发挥俱乐部、社团等组织优势,吸引资深教练进行训练指导。

聚力“五大融合”实现“五化共育”提升了丛台区青少年体育发展力,丛台区青少年业余体校将继续以狠抓业训工作提升竞技水平,不断增强青少年体育发展强劲动力,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扎实走好丛台特色业训之路!

责任编辑:河北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