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北省体育局

菜单
    主页 > 专题频道 > 体教融合 > 融合之路 >

廊坊:夯实三大阵地 构建三大体系 全面促进体教融合工作落地生根

近年来,廊坊市坚持夯实学校、体校和社会体育俱乐部三大青少年体育人才建设阵地,努力构建青少年健康促进、青少年体育训练、青少年体育竞赛三大体系,全面推进体教融合工作落地生根。

一、体教融合、政策引领、制度护航

廊坊市体育局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廊坊市《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目前初稿已完成出台《关于加强廊坊市业余训练工作的意见》,提出逐步形成“市级有重点、县级有优势、乡镇有特色、学校有传统”的廊坊市业余训练体系印发《廊坊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基地评估工作办法》,及时掌握各中小学未成年人和体育基地青少年人群参加体育活动和青少年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同时以输送未成年人运动员和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人数及在市级、省级比赛取得的成绩为主要依据,以“效益投资”方式支持基层青少年竞技体育的发展制定《关于推进廊坊市足球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组织全市“市长杯”和 “县长杯”两级青少年足球比赛,已连续开展五届,给予各县专款办赛经费的支持。

二、大力夯实体教融合三大阵地

廊坊市在大力推进体教融合过程中将学校、体校和社会体育俱乐部作为青少年体育人才建设的三大阵地,积极推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并将体育资源向学校倾斜。

(一)近年来,廊坊市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积极推进、深化体教融合工作,依托业余体校与传统学校的融合发展之路,共享资源和平台,将体育训练体系与普通教育融合发展,努力推进青少年训练水平和优秀运动员培养质量双提高,推动全市体教融合工作迈上新台阶。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l节体育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实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使每个学生逐步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形成了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鼓励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突出特色办学、因材施教,重点将省运会部分比赛项目和群众基础好、少年儿童趣味较高的项目作为开展的具体项目,确保青少年具备1至2项高水平体育运动技能,积极推广“一校一品”和培育“一校多品”的校园体育模式,真正对全市学校体育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发挥体育带动作用。加强学校场地现代化建设,将学校体育基础设施作为现代化学校建设的重点内容。同时,依托公共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免费开放,有效提升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率。

(二)夯实体教融合体校阵地。廊坊市体育运动学校始终坚持“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教体融合体制和运行机制,把育人为本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坚持把“招得进、留得住、教得好、送得出”作为专业体育训练与文化教学相融合的办学特点。按照“精准布点,精准选才、精准落地”的工作目标,以市体校为项目布局核心,充分发挥教育体育主管部门的资源优势,将足球、篮球、排球、摔跤、乒乓球、武术套路、游泳等重点项目进行科学布点,廊坊市各县(市、区)教体局就系统内体育教师队伍整合利用、优秀苗子入学、升学等方面给予保障,备战省运会的人才梯队基本形成。积极恢复县级青少年业余体校,三河市依托市文化中心体育功能区挂牌成立了青少年业余体校;大城县少年业余体校为县教体局所属事业单位,经费形式为财政性资金基本保证。

(三)夯实体教融合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阵地。廊坊市现有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30个,期中省级俱乐部5个,廊坊市体育运动学校被命名为 “河北省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文安县文柱武校被命名为“2019-2020周期河北省冬季项目后备人才基地”、廊坊市昊宇俱乐部已经成为省体育局签约的河北省中国式摔跤训练基地,固安奥帆俱乐部成为省体育局签约的河北省竞走训练基地、霸州海润俱乐部为省乒乓球队训练基地。廊坊市鼓励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创新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鼓励、支持学校和社会力量联合创建威迪爱乐马术俱乐部、天奥击剑俱乐部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支持学校创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通过体育文化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充分发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促进校园体育普及、推动学校运动队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示范作用。积极推动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育健身网络体系建设,强力补齐青少年体育运动的短板,构建新时代体教融合新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积极构建体教融合三大体系

积极构建廊坊市青少年健康促进、青少年体育训练、青少年体育竞赛三大体系,深化体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一)积极构建青少年健康促进体系。廊坊市针对青少年缺少运动、缺乏锻炼,肥胖、近视、脊柱侧弯、心理健康等问题频发的实际情况,围绕健康第一的理念来谋划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方式方法、实施路径、标准设计、场地设施、活动指导和赛事体系等,从而达到促进青少年健康素质全面提高的目的。第一积极促进学校体育扎实开展,体育部门主动协助教育部门做好促进推动工作,做好拾遗补缺、提质增效;第二积极调动社会资源,丰富青少年体育活动,按照小型分散、覆盖基层、易于参与、形成长效的要求,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利用体育中心、学校、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公园等各类场所,开展长流水、不断线,适合不同年龄段、贯穿全年的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第三针对青少年的重点健康问题进行有效干预,研究和推行不同方式的青少年体育健康干预方法。
  (二)积极构建青少年体育训练体系。廊坊市坚决落实全运会重点项目和省运会大项的战略,按照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发挥优势的原则,进行系统科学规划,促使运动项目进一步与省运会比赛大项全面接轨,促使市、县两级运动项目合理有机衔接。大力发展摔跤、自行车、网球等廊坊市一类重点项目,保证投入,形成拳头,确立在省内的优势地位,力争在全运会上争金夺牌;加大对游泳、举重、篮球、柔道、跆拳道、武术散打等有夺金点项目的投入,扩大优势,增加夺金数量,逐步向拳头和优势项目转化;对于田径、射击等金牌大项目,首先抓好廊坊市的优势小项和短时间能上去的小项,要特别注重抓好重点项目二线、三线队伍与一线队伍年龄的衔接。廊坊市昊宇俱乐部、固安奥帆俱乐部、霸州海润俱乐部已经分别成为省体育局中国式摔跤训练基地省竞走训练基地、省乒乓球队训练基地。文安县文柱武校被评为河北省冬季项目后备人才训练基地,依托学生武术训练的基础,做好冬季项目跨项跨界选材工作,在U型池、单板滑雪、技巧等冬季项目上共计输送王兴等10人到省队。廊坊市青少年训练体系已经全面展开,正在努力向纵深发展加快形成“上下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三)积极构建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

1、打造破除赛事壁垒,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协作,帮助教育部门丰富完善学校竞赛,拓展竞赛项目数量,强化比赛组织保障,廊坊市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始终保持着非常好的联合办赛机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每年都会与教育部门共同举办田径、足球、篮球、冰雪等项目的中小学生比赛。

2、丰富赛事内容,开展好赛事文化测试工作,真正提高文化测试的区分度和有效性,促进青少年增强文化学习积极性。廊坊市管道局中学第三附属小学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以完备的课程体系(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第二课程)为依托,不断提升体教融合的教学质量,基本完备训练与竞赛体系,逐渐完善多元化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显著提高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被授予中国篮球协会全国少年篮球训练营廊坊基地、河北省冬季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廊坊市国际象棋培训基地、廊坊市羽毛球训练基地,廊坊市滑冰滑雪轮滑培训基地。2019年,再获河北省体育局颁发的“河北省2019-2020年度冬季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刘禹辰同学先后获得2016、2017、2018年亚洲青少年花样滑冰挑战赛冠军、亚军、冠军。

3、积极开展市运会、中学生运动会、冰雪运动会和各单项比赛,营造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浓厚氛围,通过体育文化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充分发挥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促进校园体育普及、推动学校运动队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示范作用。积极推动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体育健身网络体系建设,强力补齐青少年体育运动的短板,构建新时代体教融合新格局,帮助青少年树立理想信念、磨练坚强意志,养成规则意识、培养良好品德,加快成长为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河北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