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北省体育局

菜单
    主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通知》(中发〔2016〕23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6〕37号),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全省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经省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民健身为主体,通过立体构建、整合推进、动态实施,加快推进以理念、组织、活动、设施、人才等为重点的深度融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建设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省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深度融合大格局初步呈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在理念、活动、组织、场地、设施、科技、人才等方面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各项相关指标稳定达标。

2030年,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普遍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全省积极促进健身与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形成河北健康模式,在全国产生引领示范作用,并在国际健身健康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

全省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2020年达到20%,2030年达到30%;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2020年达到38%,2030年达到43%;《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达标城乡居民比例2020年达到92%,2030年达到92.8%。

二、重点任务

(一)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理念融合。树立“身体好、心理好、道德好、社交好”的健康理念,结合各类健身健康主题日,科学传播健身健康知识,广泛传授健身健康技能,引导人民群众从单纯依靠被动医疗的后端健康干预到主动健身的前端健康预防,不断提升全省人民的健康意识、行为方式和能力。

依托体育、卫生、文化、教育、旅游、养老、精神文明等部门的宣传载体,打造全民健康立体宣传平台,普及科学健身健康知识和技能,宣传健身促进健康的良好成效。积极开展健身健康理论研究,整合世界优秀健身健康理论,在全省范围广泛宣传推广。

坚持将健身健康文化全面融入到弘扬体育文化、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科学知识普及、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中。将健身健康文化与河北地域文化、城市文化、民俗文化等有机结合,推出一系列群众喜爱、贴近生活、丰富多样的健康主题文化作品,讲好健身健康故事,使全面健康新理念深入人心。

(二)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活动融合。鼓励各地大力发展广场舞、健身操、健步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扶持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民族传统运动项目,培育户外、冰雪等时尚休闲运动项目,同步推广对人的心理、道德、社交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运动项目文化。引导各类健身活动向促进人的全面健康转化,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与卫生、文化、教育、旅游、养老、精神文明等相关活动相结合,增加健康元素,逐步培育有利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交良好的新型健身健康促进活动。各级各部门要共享资源,利用文艺汇演、夏(冬)令营、重阳登高、健康义诊等形式,积极开展健身健康促进活动,推进健身健康促进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

结合我省全民健身“一地一品”或“一地多品”创建,鼓励各地结合文化、旅游等特色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特色、行业特点、影响力大、可持续性强的健康品牌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健身健康需求。加强与先进地区的合作交流,加快提升我省融合发展水平。

(三)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组织融合。探索建立“大体育”“大健康”社会组织协作机制,积极推进各类健身组织与卫生、文化、教育、旅游、养老等社会组织对接,推动健身与健康服务一体化发展,形成“区域联动、部门联合、组织联手”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鼓励在城乡社区开展健身与健康指导、咨询、活动等服务的社会组织发展,对达不到登记条件的社会组织,由城乡社区统一管理。积极推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站点向健康指导服务站点转变,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向健康监测站(点)转变,探索运动监测和医疗体检并轨,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

积极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健身健康公益组织,支持社会力量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开办非营利性的康体、健康测定和运动康复等健身健康服务机构。探索组建京津冀健身健康服务联盟,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健康服务共惠。

(四)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设施融合。因地制宜做好健身健康场地设施规划布局,建立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省、市、县三级健身健康设施供给体系。

鼓励各地在城市社区、城乡公园、文化广场、旅游景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区域,按照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增设贴近百姓需求、智能化、高品质的健身健康设施。合理利用废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闲置资源,建设健身健康场地设施。结合健康社区、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健康主题公园、健身步道、健康文化长廊等健身健康场地设施。研制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建设标准,在市、县(市、区)建立集体育健身、疾病预防、健康教育、康复疗养、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到2030年,力争实现所有市、县(市、区)全覆盖。

围绕服务于人民群众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在体育、卫生、文化、教育、旅游、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中融入健康元素,增设健康体检、健康监测、健康评估等软硬件设施。推动社区(乡镇)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科普站、卫生服务站、养老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等基层服务站点改造升级,促进其功能向全面健康整合。探索将健身运动与医疗康复相结合,在门诊为患者提供健康运动处方服务。

结合创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卫生城镇、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等活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三大工程”:借助张家口市筹办冬奥会、冬残奥会契机,积极创建全国奥林匹克·体育生活化示范城市;利用石家庄省会城市优势,积极创建国家运动健康城市;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公共服务规划建设,大力推进以健身与健康服务体系为核心、以健康保障服务体系为辅助的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五)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人才融合。加快健身与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把健身与健康人才培养纳入我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探索建立体育与卫生、文化、教育、旅游、养老等人才的融合机制,制订河北省健身健康人才培育计划,逐步健全人才的引进、培养、激励机制,使优秀人才请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依托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乡镇体育文化综合服务站等,推进基层体育、卫生、文化、教育、养老等从业人员掌握健身健康知识,形成跨行业、跨部门人才合作机制。根据各地实际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健身健康管理培训,推动其由健身指导向健康指导转变,打造结构优化、针对性强、专业素质高的健身健康指导员队伍。鼓励街道、社区培训并聘用社会公益志愿者、退役运动员、健身达人等从事群众健身健康指导工作,不断壮大健康志愿者队伍。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设置健身健康相关专业,培育一批健身健康指导师,建立高级人才储备库和专家库,到2020年打造3-5个全民健身健康人才培养基地。

(六)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科技融合。充分发挥省健身健康类智库专家作用,研究深度融合新思路、新模式,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围绕健康素养提升和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积极组织全民健身、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养生、生物信息等方面专家,运用生物、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覆盖生命全周期的河北省运动处方库。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建设国民体质与健康大数据中心和科学健身服务云,搭建河北省健身与健康服务平台。将河北“健身一卡通”平台与“e健康”工程等平台进行对接,通过集成利用和数据共享,提供科学健身指导、体质监测、健康咨询、健康体检、数据查询和在线支付等服务,基本实现城乡居民电子体质与健康档案全覆盖。

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发展。加强健身健康研究机构、健身健康服务平台、制造企业和社会投资机构的有效衔接,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鼓励健身健康产品相关的制造企业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研发生产科技含量高、个性化的新型健身健康设备设施,促进健身健康服务提档升级。

(七)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产业融合。发挥全民健身的产业动力源作用,将卫生、文化、教育、旅游、信息、农业等产业与体育产业有机整合,将健身健康融入产业规划、市场布局、企业运营、品牌推广等过程中,不断提升品牌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鼓励各地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打造一批以运动休闲小镇、产业综合体为代表的健身健康产业项目,建设一批以健身休闲、中医保健、康复疗养、避暑养生为特色的健身健康产业基地。在张家口、承德市大力发展冰雪户外休闲运动产业;在秦皇岛、唐山市大力发展滨海健康养生休闲产业;在石家庄市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智库,大力发展与健身健康相关的教育培训、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等技术创新服务产业;在雄安新区打造高端运动健康休闲产业先行示范区和国际顶级体育赛事聚集区。鼓励金融、地产、交通、制造、信息等企业开发健身健康技术装备、健康监测设备、可穿戴式健身产品、运动健康保险等,促进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机制。成立由各级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牵头,体育、卫生计生等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融合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做好政策制定、统筹协调、资源整合和监督评估等工作。体育部门要在融合工作中发挥主体和纽带作用。卫生计生、文化、教育、旅游、养老等有关部门要研究支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共同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拓宽融资渠道。各市、县(市、区)政府要积极落实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相关经费,并通过体育等有关部门现有相关资金政策予以支持。制定河北省购买全民健身健康服务目录、办法及实施细则,加大对健身健康智库、社会组织、活动、场地设施及相关服务的购买力度。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参与深度融合相关重大项目,推出健身安全、运动康复、场地设施等多样化保险产品。通过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项目开发与建设。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主板、创业板、中小板、新三板以及海外股票市场上市融资。

(三)强化激励奖励。制定河北省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激励办法,对先进地区可统筹现有项目资金予以支持。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对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工作中的文化宣传、场地设施建设、活动开展、品牌塑造、健身健康教育、科技创新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等给予表扬。

(四)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在场地、活动、组织、科技、人才、资金、激励等方面融合的配套政策,完善各部门和市、县(市、区)相关政策,健全健身健康领域标准规范和指南体系。加强对健身健康相关法规规章的统筹衔接,加大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相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探索制定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相关法规规章,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供政策支撑。

(五)严格监督评估。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对深度融合中重大项目、工程的推进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及时反映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定期进行第三方评估和社会满意度调查。对各地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和先进经验,要及时总结,积极推广。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1月28日

责任编辑:河北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