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北省体育局

菜单
    主页 > 体育论谈 >

以改革创新思维 解决大型体育场馆运营难题

       近日,中央电视台一套开播了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该片深入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成就。看了该片后,感触很深,本人结合奥体工作实际谈谈关于奥体场馆运营管理的看法。
       当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大多由政府出资兴建,属于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产物,然而,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面临着不小的压力:设施利用率低,维修养护费用高,经营效果和效益不佳,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如何顺应市场经济改革潮流,实现其转型与发展成为摆在国家及地方政府面前的一大难点问题。按照国家体育总局2013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精神,体育场馆要坚持改革创新,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和主要途径。河北奥体中心未来的发展应着眼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新体育场馆的管理体制,实施PPP模式运营
       目前国内各省市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模式主要有单位内部自主经营、事业单位自主经营、委托经营、企业化经营等模式。单位内部自主经营指的是由单位指定内部某个部门负责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事业单位自主经营是大中型体育场馆的主要经营模式,即由各级体育行政部门附属的各级事业单位在财政拨款的基础上,接受体育行政部门的调控,对体育场馆进行自主经营和独立核算(如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即是事业单位性质,负责济南奥体中心全部场馆的经营和管理)。委托经营是指将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产权主体委托企业或其他经营机构进行运营管理的模式(如深圳大运中心由佳兆业旅游集团运营,深圳湾体育中心由华润集团负责全部运营)。企业化经营是将体育场馆的经营权全部采用独立法人注册的模式来运营管理,体育场馆内部以公司化运营为主(如武汉体育中心发展有限公司)。
       奥体中心在参考借鉴各地大型场馆实际运营经验,研判适合我国大型体育场馆运行的未来路径,综合考量我省实际和奥体中心的区位、规模、辐射区域,群众体育消费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拟采取PPP模式运营管理。这种运营管理模式下,国有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政府通过购买场馆服务、给予一定期限补贴等方式予以支持,场馆运营商借助经营和资源优势确保奥体中心科学、高效、创新运营,有效融合了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优质资源,吸引了社会资本注入体育产业,适应市场经济“放管服”改革要求,并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引入PPP专业人才,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
       由于PPP模式在我国运行项目的时间较短,缺乏经验,相关方面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PPP项目操作较为复杂,在项目的准备以及执行、移交等环节,需借助大量法律、财务、经营等专业人才。当前,奥体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多为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人员在知识结构上缺乏法律、管理与营销知识。因此,今后奥体中心的发展需引进专业的PPP人才,并重视对体育经营性人才的培养,把人才问题作为影响奥体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抓紧、抓好,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把人才培养与开发使用纳入场馆发展规划;建立人才培养基金,确保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同高校、企业等联合培养,拓展人才培养渠道;通过内培外引方式开发和引进专业PPP管理人才。
       三、树立市场观念,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在传统经营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习惯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者对立起来,认为注重社会效益(如免费开放),经济效益就要受损失。其实,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社会效益好,市场就会越做越大,有了市场,经济效益自然就可能上去。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我们应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公共体育场馆的社会化功能,不断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增长的文化娱乐方面的需要。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将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与发展作为一个产业,实施产业化发展,让公共体育场馆发挥出最大的使用价值与经济效益,真正实现公共体育场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赵鑫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