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工作短板 满足群众需求 六项举措助推我省群体工作迈上新台阶
补齐工作短板 满足群众需求
六项举措助推我省群体工作迈上新台阶
4月2日,记者从河北省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9年河北省体育局将重点推进六个方面的工作,以解决我省群众健身“难”问题,进一步提高我省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推动我省群众体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加快推进《河北省全民健身条例》立法工作,力争年内出台。推进省市县三级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建设,筹备召开河北省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指导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单位,制定落实实施方案,扎实做好全省第二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试点创建工作。指导参与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县创建的单位,细化任务目标,抓好工作落实。继续开展体育生活化街道(乡镇)和体育生活化社区(村)的创建工作,对符合创建条件,能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街道(乡镇)和社区(村)给予命名。
持续加强群众冰雪运动推广普及
围绕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2022年,全省参与冰雪运动人次达到3000万的目标,以青少年为发展主体,在广泛开展冰雪活动“六进”的基础上,联合省教育厅开展“冰雪进校园”活动,确保全省不低于600万的在校中小学生参与冰雪运动。以赛事活动为主要抓手,引导各市、县开展更多的冰雪赛事活动,加强与冰雪资源匮乏省份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强我省冰雪资源宣传,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外省的人来河北玩冰嬉雪,全年累计参与冰雪活动人次达到1000万以上。以配套措施为基础保障,继续筹划编制《河北省冰雪活动蓝皮书》,为社会各界了解河北冰雪提供新的依据;新编高校冰雪运动教材,填补大学教材空缺,实现从义务教育到高中、大学的全覆盖。以科学健身指导为标准,指导各市、县成立冰雪运动协会,推进城乡冰雪健身组织和站点建设;编写全国首部《单板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大众冰雪项目科学健身指南》《冰雪运动防护指南》,推广河北省滑雪、滑冰等级标准;培养冰雪社会体育指导员3000名,深入城乡开展冰雪健身指导宣教活动,规范引导群众科学参与。
探索健身与健康融合发展新模式
制定“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建设标准,加大体医干预增进健康全新路径的探索实践,提升全省人民群众的科学健身理念和健康水平,同时提炼融合中心工作模式、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和干预效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能落地的健身与健康融合发展新模式。新增2个国家级健身与健康融合试点单位,扩大惠民辐射范围。在各市新建10—15家省级融合中心,到2019年底,全省完成80—85家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的建设任务,在健身活动开展和健康诉求指导上,谋划更多的切入点和结合点。选取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三高”、肥胖人群等实施日常行为管理、运动健身干预、营养膳食控制等,力争通过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平台,在慢病治疗和慢病预防上取得新成效。指导石家庄、承德、沧州等3个市完成全国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任务,组织其他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开展好2019年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选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开展长期体质监测跟踪调查,深入分析体育锻炼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为健身与健康融合发展试点提供更多样本依据。
加快城乡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推动全省10个深度贫困县的社区健身中心、406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的体育设施、1378个贫困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协调做好2019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我省县级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和足球场地等公共体育普及工程建设。支持部分地市和民族地区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统筹推进民族县现场办公会、“三下乡”活动等工作,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会同省残联继续开展残疾人康复进家庭工作。提供便捷服务。支持全省开展10个新时代城市社区体育健身示范提升工程。完成2019年50个体育生活化示范街道(乡镇)和200个体育生活化社区(村) 创建命名工作。支持各市开展街角、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便民设施建设,利用城市建设空余出的“金角银边”增加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建设,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促进场馆开放。认真做好2019年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申报分配工作,指导公共体育场馆公开开放信息和接受第三方监督及评估,研究推进中小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鼓励各市继续加强学校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加强监督管理。委托省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对2018年以来国家、省级资金支持建设的各类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进行全面监督检查覆盖全部工程、覆盖全部中标企业。支持各市开展各类全民健身工程维护更新工作,开展行政村健身设施数据库建设。
促进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多创品牌
提高重要时间节点知晓度。提高赛事活动的参与度。以广播体操推广普及为牵引,继续举办好冀超冀甲、美丽乡村马拉松、户外挑战赛等10多个类别的品牌赛事,支持市、县体育部门培育更多精品赛事,吸引企业、社团及个人,积极办赛,踊跃办赛,方便老百姓就地就近参赛。与省直工委、省教育厅、省总工会、省民委、团省委、省残联、省妇联等共同举办系统性群众赛事活动,力争形成届次,形成品牌。提高社会体育赛事影响力。提高赛事活动管理水平。研制《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指南》和《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指南》。
推动社会体育健身气功稳定发展
加强各级体育总会组织建设,推进体育社团实体化,积极开展体育总会和体育社团管理人员培训,引导体育社团发挥自身功能作用,稳步推进体育社团改革工作。继续开展健身气功六进活动,办好全省健身气功站点联赛,让基层群众享受到赛事带来的乐趣、成就感。组织好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力争在京津冀交流比赛大会、全国总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加强市县健身气功协会建设,新建站点150个以上,开展健身气功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辅导员培训,培养健身气功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继续推进健身气功全省巡回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