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邢台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
邢政[2011]2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大曹庄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邢台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邢台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国发[2011]5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河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冀政[2011]60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全市人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权益,推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全市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建设体育强市、实现人民健康幸福、社会文明进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二)实施原则。
1.《邢台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是由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群众体育发展实施计划。其目的是立足市情,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可行的原则和逐步推开、持续推动的发展方式,更加广泛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提高广大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群众,方便百姓,把不断满足广大群众体育健身需求作为全民健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民健身,健康邢台”为主题,促进各人群体育协调发展。
3.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推进城乡、区域之间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发展。
4.坚持依法治体,认真贯彻执行《全民健身条例》,切实保障公民体育健身权益。
5.坚持重在基层,把全民健身工作重心放到城乡和社区。
6.坚持活动与建设并举,扎实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经过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初步建立与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组织完善、设施齐全、活动丰富、指导有力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城乡居民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每周参加各种形式的健身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34%,其中16岁以上(不含学生)的城镇居民达到2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8%以上。在校学生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
(二)城乡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达到《国家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明显增加,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其中20%以上达到优秀标准,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三)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大力开展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台球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广泛组织健身操(舞)、传统武术、健身气功、太极拳(剑)、骑游、登山、攀岩、跳绳、毽球、门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
(四)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各县市区普遍建立体育总会,市级单项体育协会达到50个以上,县级单项体育协会平均20个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农民等人群体育协会和社区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较大发展;80%以上的城市街道、60%以上的农村乡镇建有体育组织,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点),60%以上的农村建有体育健身站(点),逐步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五)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更加完善。到“十二五”末,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县、乡、村和城市街道、社区普遍建有体育活动场地,配有体育健身设施。60%以上的县市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0%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城区公园、广场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2011年建设七里河万米健身长廊暨体育公园;2013年前改建和规范10个功能较为齐全的公共健身场点和30个社区健身示范点。市县城区逐步形成各级各类体育设施布局合理、互为补充、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的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化格局,逐步形成“10分钟健身圈”,各类体育设施的开放率及利用率有较大提高。
(六)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更加壮大。全市每年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人以上,到2015年,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力争达到10000名以上,健身辅导站点达600个,90%以上的全民健身站(点)配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广泛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开展义务健身辅导,培育全民健身骨干,形成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
(七)全民健身服务业形成规模。培育规范有序的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消费意愿明显增强,体育健身服务业从业人员大幅增加,形成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力量过硬的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和品牌,注重规模效益,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八)科学健身指导更加到位。大力宣传推广科学健身方法,积极开展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估。通过对公民进行日常体质测试,依据个人体质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健身指导。增强全民健身的吸引力,提高全民健身的质量和水平。
三、工作任务
(一)大力发展社区体育。把社区体育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以城市街道、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改进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环境和条件,提高健身服务能力,提供优质健身服务。积极创建省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工作,打造公益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品牌。千人以上的居民社区至少有1处公共体育设施,1个体育健身指导站,1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1个特色体育健身项目。整合街道辖区单位、学校的体育设施、体育人才资源,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社区体育与单位职工体育、学校体育共同发展。
(二)加快发展农村体育。将发展农村体育纳入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服务均衡配置,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基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综合服务作用,利用好农村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和体育人才资源,在节假日和农闲季节,广泛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活动。每两年举办1次市级农民运动会,县乡两级每年至少组织2次以上大型农民体育活动,体育“三下乡”形成制度。
(三)重视发展老年体育。建立健全各级老年体育协会组织,广泛开展经常性的老年体育健身活动,不断创新适合老年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公共体育设施对老年人参加健身活动提供便利和优惠,老年教育机构开设健身课程,老年活动中心设置适合老年特点的健身设施,社区服务兼顾老年体育健身服务。今后五年,进一步抓好老年健身的普及与提高,充分发挥老年体协的龙头带动作用,组织开展好骑游、健身气功、太极拳(剑)、健身舞(操)等多种老年健身活动。各级政府要从经费保障、场地落实、舆论宣传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努力使我市的老年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和残疾人体育。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和残疾人体育协会,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培训基地,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乡”。组织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实施“助残健身工程”,为残疾人参加健身活动提供便利。进一步抓好盲人足球等优势项目,推动少数民族、残疾人体育协调发展。
(五)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指导方针,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评价内容,在校学生98%以上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设好50所省、市、县三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努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每所学校每学年举行1次以上全校性综合运动会,1次以上会操比赛。到2015年创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5所;做好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工作,2012年前市内大中专院校、中小学50%的场馆定时向群众开放、2015年开放率达到90%。
(六)着力推动职工体育。充分发挥行业体育协会、企事业单位工会、职工体育协会作用,广泛建立职工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健身团队,开展符合企业和职工特点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鼓励企业制定职工体育健身指导方案,为职工参与体育健身提供必要的时间保障,坚持工间操制度,大中型企业定期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创新职工体育发展模式和活动方式,完善社区体育与职工体育互补机制。
(七)进一步加强社团体育。充分发挥体育社团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体育爱好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完善对各单项体育协会的规范管理和业务指导,促进我市社团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吸引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加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来,为构建和谐邢台尽心出力。
(八)创建自行车健身示范市。我市是亚运会、全运会的自行车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基地,平乡县是全国自行车名城。未来五年,要充分发挥冠军效应和自行车名城的影响,全力打造自行车健身示范市。2011年-2015年拟建成各级各类自行车俱乐部50个,自行车协会20个,发展自行车会员5万人,每年市、县两级举办大型自行车系列活动30项次,带动50万人加入自行车健身锻炼行列。逐步形成自行车健身产业基地。
(九)打造具有邢台特色的健身品牌。进一步找准旅游与健身的结合点,充分利用我市西部太行山区自然资源,依托天河山、秦王湖、岐山湖等全民健身户外基地,积极开展以攀岩、漂流、登山、龙舟为主的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北方有一定影响力的健身旅游项目品牌。
(十)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现状调查、市民健康状况研究、市民体质测定标准、市民体质监测制度等工作。成立国民体质监测服务组织,及时了解全市群众体质状况,为全民健身工作的实施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和依据。力争《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优秀率达到25%。
四、组织实施
(一)建立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立邢台市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主管体育的领导任负责人、各局相关领导同志为成员、组织协调各部门做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全民健身领导机构,按照《全民健身计划》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分解工作任务,确保《全民健身计划》在我市顺利实施。
(二)加大对全民健身事业的公共财政投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将全民健身事业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作为专项支出,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不断增大财政投入,使全民健身事业经费支出占全部体育财政经费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并主要用于城乡基层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将本级使用的彩票公益金的60%左右用于全民健身事业。
(三)做好全民健身宣传,为全民健身提供舆论支持。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和互联网要不断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普及科学健身常识,介绍科学健身方法,提高宣传质量,提高各级领导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群众体育健身意识,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全民健身活动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四)建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激励机制。适时对各县(市、区)、各部门全民健身计划推行情况进行综合鉴定和考核评估。注重发展一线指导健身工作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先进健身站点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给予表彰和奖励。积极选拔、推荐国家级、省级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和先进单位、先进个人。
(五)本实施计划在邢台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邢台市体育局负责组织和协调实施,各县(市、区)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抓好贯彻落实;各部门、各行业也要制定相应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做好检查和评估工作,切实保障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