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不能图时尚 科学健身最重要
奥运会马拉松比赛和普通人的生活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实际上,随着近年中国的马拉松热,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跑友的行列,怎样科学健身已经成为一个社会话题。那么,里约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能给跑友提供哪些有益的借鉴呢?
从里约奥运会女子马拉松情况来看,马拉松这个项目基本呈现着一种被非洲运动员垄断的状态。这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非洲运动员遗传的身体素质,长期高海拔生活,以及饮食习惯等,这对于国内普通跑友而言并不具备参考价值。而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一些细节。例如,马拉松比赛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补给,很多城市的马拉松比赛,外国选手都把自备饮料放在补给站,但中国选手和普通跑友只能喝补给站的矿泉水,这其中的差异和经验应当引起更多跑者的关注。
众所周知,跑步其实在欧美国家更为流行,他们喜欢把跑步当作日常锻炼的一种方式,跑步时间的选择也更为讲究科学。相比之下,目前国内很多年轻人更倾向于夜跑,在他们眼中,这象征着一种时尚。但从科学健身的角度来讲,跑步不宜过晚,因为会打乱生物钟,另外夜跑也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清晨也不是跑步的最佳时机,因为经过一晚上的睡眠,身体还需要恢复。欧美国家的人一般是在下午4点多,也就是下班以后跑步,这个时间其实是最合适的。
除了时间之外,跑步装备同样大有门道。路跑的地面通常较为坚硬、不平整,这就需要跑鞋具备良好的减震性,以减少运动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此外,北方冬季天气寒冷,此时一定要做好跑前热身和跑后放松,防止受伤。
近年来,跑步已经成为全民健身运动中参与度最高的一项运动,不过,对于普通跑友来说,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健身需要科学指导,量力而行,否则不但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那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