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健身心中有期盼
本报记者通过采访,也了解到——
期盼之一
健身设施再多些
本报记者 李金霞
家住南京江岸水城的刘照龙一直都有运动的习惯,大学毕业后他从110斤胖到150斤。在北京工作的那段时间就住在地坛公园附近,每天下班后都去公园里散步或小跑一小时,一年之后瘦到了120斤。回到南京每天散步的习惯就一直持续了下来。
刘照龙说:“我们小区挺大,临水环境不错,跑步散步很合适。可是其他运动就不太方便了。”刘照龙住的江岸水城小区客观上说环境算是很好了,小区内有十几台乒乓球桌,篮球架也不少,还有些健身器材。20多岁的年纪刘照龙看不上小区摆放的健身器械,偶尔会跟人打打篮球,喜欢打乒乓球的他更多时候只能拿着拍子站边儿上等着蹭球。他说:“打球的人特别多得排队,而且像乒乓球吧,有风的时候还不能打。每次我那个心痒,等得烦,打不过瘾。”为了锻炼身体,刘照龙宁愿上班时走半个小时再坐车,下班下了公交车走半个小时回家。
最近刘照龙正在考虑办张健身卡,他觉得与其跟小区里大爷大妈抢地盘,不如去健身俱乐部。跟刘照龙一样为健身运动烦恼的还有在北京工作的郑亮,属于北漂一族的他租房住,三年来换了两个地方不算频繁。为了缓解工作上的紧张和压力,周末喜欢去打篮球。他租住的南海家园虽然比较偏远,但小区环境还不错,唯一让他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健身场地太少,小区里连一个篮球架都没有,只有两个乒乓球桌。
郑亮说:“我在这儿住了半年偶然得知穿过两条马路的地方有篮球场,我特别高兴。”他拿着篮球找去了,发现只有一个篮球架,已经围了一群人在打了,他只好拿着球悻悻地回来了,后来大早上6点多去了几次,发现是一群老爷子在打,他跟着蹭着打了两回就没再去了。他说:“我真希望小区或附近再多几个篮球场地就好了。”
跟郑亮的期盼一样,河南商丘粮油机械家属院的郭兰君一家也希望能在小区里有让他们锻炼健身的场地和器材。郭兰君家住的小区是老旧小区,小区临近铁路居住环境嘈杂,他们家里人除了上班基本是闭门不出,小区里是零健身用地,连小区附近都没有任何健身场所,小区所在的道北区域更是没有一个体育场馆。
郭兰君说:“我妈妈身体虚需要运动,我和姐姐也想运动,可是附近散步吧车多,其他的真是什么都没有,我们不逛街也就只能家里蹲了,我们特别希望附近能有运动的地方,哪怕能跑步散步也行。”
期盼之二
科学指导有效果
本报记者 季雪峰
生活中,不仅在公园、绿地、广场等户外可以看到人们锻炼的身影,而且在健身房里也不乏人们挥汗如雨的健身场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健身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虽然现在健身的人不少,但是会科学健身的人并不多。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大部分人由于缺乏科学指导,也无法达到健身的效果。
在西安体育运动医院的门诊,退休教师曹军琴和蔺虹正在接受康复治疗,曹女士是一位陕北秧歌的发烧友,蔺女士是一位刚刚入门的自行车爱好者。“你为什么来这了?”“你跳多久了?”“你骑了多久了?”“马上城墙马拉松就要开始了,咱们一起参加吧。”两位病友在治疗过程中,还不忘一起探讨健身话题。
退休5年的曹女士以前是一位体育教师,“以前上班时,给学生上课,体育活动的强度不够,退休后就重新开始锻炼了”,曹女士笑着说,“开始时,感觉自己是体育老师出身,身体没问题,全民健身的项目应该很容易上手。”可是结果并不像曹女士想的一样,退休不到两个月,曹女士就因为膝关节疼痛来到了体育医院,结果是运动损伤造成膝关节积水。“自己是搞体育的,结果参加健身反而受伤了,当时真的很惭愧也很吃惊。”曹女士回忆说。和曹女士一起扭陕北秧歌的健身市民也有类似曹女士的经历,最后,曹女士吸取经验从学校找了几名社体指导员,为秧歌队来进行指导,队员们的损伤情况明显减少了。“这些退休的健身爱好者原来是扭秧歌没够,反正有时间,动作的力度和幅度都是没准,有了指导员的帮助,大家动作规范合理了,虽然指导员不一定是专业项目的,但是他们带来的是科学健身理念和健身方法。”曹女士赞不绝口。
蔺女士选择过很多的健身项目,最终选择了亲近大自然的自行车。“自行车嘛,谁都会骑!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蔺女士说。开始阶段,在网上联系好骑友,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适应练习,直接去骑行长距离,结果下来是腰酸腿疼,没有达到亲近自然健身的目的,反而给自己带来了一身伤病。后来逐渐和圈内的骑友了解了一些骑行的知识,才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幼稚。“虽然现在知道一些知识,但是感觉还是缺少专业的指导,和让普通的骑车人懂得健身和骑行的‘高人’指点。”蔺女士遗憾地说。
百姓健身就是想要有个好身体,这需要科学健身,也就需要更多的专业指导员来指导百姓健身技术和技巧,保证百姓健身的效果。
期盼之三
场馆大门常打开
本报记者 李雪颖
“平时我就喜欢跳舞,也没有别的什么爱好。一跳十几年了,都成习惯了。”每天一早一晚都要在北京紫竹院公园跳舞的刘莉芬阿姨有个心愿,那就是“能有个室内活动场所就好了”。现在北京的天气越来越冷,虽说这些上岁数的叔叔阿姨十几年如此在室外锻炼早已习惯,但是穿着厚毛衣、戴着厚手套跳舞多少有些不方便。加上室外活动场所受天气影响很大,下大雨、大雪,就只能无奈地待在家,心里别提多想出来活动了。
刘莉芬说:“刮风天我们也出来跳,小雨、小雪都阻挡不了我们。冬天我们经常是早上一来大伙儿先一起扫雪,扫干净了再跳。”其实紫竹院公园周边就有几个体育场馆,只是这些都属于不免费对外开放的场馆。刘莉芬说:“如果这些场馆能够公益性地开放,哪怕每个月我们每个人适当交一些费用都是可以的。可惜目前没听说这些场馆能够免费开放,或者愿意低价开放。”
陈芊是个在外企工作的白领,工作两年有余。今年开始她和同学组建了一个羽毛球活动群。每周日他们都约在北京海淀区的某个大学体育馆里打球。选择大学体育馆的原因也很简单,场地条件不错,而收费相对较低。每次打球十人左右,人均花费在二三十左右。陈芊说,费用均摊下来还是可以接受的。当听说北京目前有体育馆实行假日某些时段公益性开放,免费供百姓打羽毛球,陈芊直呼:“这么好!只可惜我家附近没有这样的场馆,大老远去免费的场馆打次球太麻烦了。”
公共体育场馆以及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免费或公益性开放已经“喊”了很多年,结果是确实有些场馆响应号召进行公益性开放,但是依旧有大部分场馆未对公众开放,老百姓健身无处可去,广场、公园成为老年人健身的必选。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及要“推动场馆设施开放利用。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听到这个消息,刘莉芬和陈芊的回答不约而同:这是好事,说明国家看到了百姓的需要,但是政策的具体落实更重要。我们需要的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而不是口号。“如果真能实现,那我们就有室内场地跳舞了。”“如果真能实现,那我们也能在家附近免费打球了。”刘莉芬和陈芊畅想着。
期盼之四
还得从娃娃抓起
本报记者 卢 苇
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景象,饭后时间,宽阔的社区广场上,大爷大妈们在乐呵呵地打着太极、跳着秧歌,健身路径上也人满为患,但是却鲜少看到“小娃娃们”的身影。
“到社区广场活动的孩子少,而且那些项目、那些器材也不适合孩子啊!”家住四川省成都市的余燕说出了家长们的心里话。余女士的家住在成都市西南交大的一个商品楼盘,按说社区里的环境和绿化都非常不错。但每天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后,除了带着孩子到附近商场里的儿童游乐场玩玩,就只能到社区花园遛遛弯儿了。
对于“娃娃健身”,余女士觉得虽然近年来全民健身提的很多,但是针对“娃娃”的社区健身和全民健身氛围营造还是太少。“比如像我妈,她就参加了社区里的健身队,不仅天天去活动,而且一年还会参加两三次比赛。社区里这种针对中老年人的健身组织、健身活动特别丰富,但是小孩儿的内容,确实还是比较缺乏,你很难听到哪个小区成立了某个娃娃健身队,或者组织了某个专门针对社区娃娃的健身活动。”
和余女士有相同困扰的,还有同样家住成都的吴龙。结婚8年多的吴龙,家中有一个刚满6岁的儿子。“男孩儿这时候正是好动的时候,但社区里能够玩儿起来的确实太少了。”吴龙特别怀念自己小时候,放学回家一扔下书包,几个小伙伴一招呼就跑出门玩儿去了。“打弹珠、捉迷藏、拍洋画、分队打仗……那时候孩子多,游戏多,也都熟,在窗外叫一声就都跑出来了,现在想约个孩子一起玩,那是太难了,更别说进行足篮排这样的团体活动了。”
吴龙认为,归根到底,还是社区里孩子们的健身氛围太少。作为家长,他特别盼望社区里能有这样一个平台,帮着把孩子们组织到一起。“让大家一起踢个球、比个赛,或者就是一起游戏,中国老的体育游戏很多,现在的孩子几乎都不知道了,在这里都可以让他们感受一下。”吴龙说,全民健身从娃娃抓起,不能只是一句空话。在学校体育之外,必须深入社区,培养社区里的“娃娃健身氛围”,让孩子从小就愿意健身、愿意参与健身,从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运动习惯。也只有发动更多孩子参与,全民健身的氛围才会更浓厚。
期盼之五
多办赛事扩平台
本报记者 蒋亚明
进入10月份,随着陈家沟太极拳公开赛、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第六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的相继举行,这些武术交流展示的平台吸引了海内外一大批武术爱好者。他们中不少人是这几项赛事连轴参加,付出了较大的经济和体力代价,但大家都乐此不疲,为的就是一份热爱。
来自湖南岳阳的陈奎九这半个月来连续赴郑州、池州参加武术比赛,而这几年,他和自己的一帮深圳、佛山、广州等地的武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赶场子”参加武术赛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陈奎九今年64岁,习武30多年,他对参加武术赛事这么热衷,主要还是觉得民间的武术赛事并不多,找到志同道合的同道中人并不容易。
陈奎九说:“我30多岁时接触武术,学的是通臂拳,习武以来一直是自己和几个师兄弟在一块练,很多年来我们都是闭门造车,与外界接触并不多。10多年前我们参加了一次全国传统武术赛事,见到了不少也练通臂拳的各地武友,大开眼界。我这才觉得,习武一定要多交流,多与不同的人切磋,这样不仅能学到很多没学过的东西,也能解答很多疑难。”
陈奎九认为,对于习武健身的人来说,各种交流、比赛的平台还是太少。“我们在岳阳想参加一次武术比赛,有时甚至得跨出湖南省。”他解释说,这并不是因为湖南的武术赛事不够多,而是像他们这种“小众”拳种,找到对应的赛事比较难。
同样习练通臂拳、来自沈阳的冯瑞青说,现在国家对健身重视了,希望今后能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适合不同群体和年龄段人群的武术比赛,比如我们练通臂拳的,有比赛就可以把各地的习练者聚集起来,这样不但能提高大家的习练积极性,还能增强全民健身的氛围。
不过,参加少林武术节、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这样规格的赛事,对于很多习武爱好者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压力,这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有时时间上也很难安排,而小型的专项赛事则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很好的控制和协调。“其实我们切磋、交流、比赛,并不追求场面宏大、人数众多,有时一块露天小场地,一二十人就可以。只是希望这类赛事能够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和组织、主办机构,而这些都不是个人或一个小团体的力量所能办到的。”陈奎九说。
期盼之六
健身路径莫带伤
王 灿
不论是在公园里、社区里、还是胡同里,色彩斑斓的健身路径每天都吸引着不同年龄的人群。清晨大爷大妈在压腿器上压腿,在转腰器上活动腰身;白天孩子们在攀登架、跷跷板上玩耍;傍晚,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在单杠上做做引体向上、在腰力锻炼器上舒活一下筋骨,这样的场景随着全民健身路径的普及,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些健身器材,是为了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健身而建设。然而,在一些地区全民健身路径器材损坏严重,缺乏及时维护,一些器材旁还被居民放置杂物,影响大家使用。
“今年春节回家,本应该是一家欢乐团聚的,但是我舅舅因为使用小区里的太空漫步器锻炼,结果刚踩上去踏板却掉了,造成老人脚踝扭伤,结果休息了好几天才敢慢慢下地,春节全家都没过好。”在北京打工的曾魏在和记者聊天时无奈地说道。
曾魏告诉记者,自己老家的小区因为住户多,所以以前健身路径每天的使用率都很高,但是由于年久失修一些器材已无法使用,像双人大转轮的把手丢失、太空漫步器的脚蹬子破损、转腰器的转盘无法活动等等。即便是为数不多的一些尚能使用的器材,也已经是锈迹斑斑。唯独还算完整的单杠,则被小区居民当做晾晒衣物的架子使用。原本门庭若市的健身路径,现在看起来就像优美环境中一道极不协调的伤疤。
其实这样的现象不止在曾魏的家乡出现,如果留心观察,每年都有不少关于健身路径损坏或者“超期服役”的报道见诸报端。但是,造成这些器材损坏的原因有很多,在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很多居民对于健身器材的损坏都有着各自的答案,比如使用者不正确的使用方式;健身路径使用人口密集;人为故意破坏;以及年久失修等,都是大家普遍认为造成健身路径损坏的主要原因。
然而,对于健身路径损坏或是到了要更新换代的时间,究竟该由谁去管理呢?其实对此国家以及各省市均有相关的规定。由于健身路径是一项公益工程,因此在管理和使用方面要求各地区的受赠单位要建立全民健身工程管理员队伍,对场地、器材进行日常维护,保障安全和正常使用。也就是说,各受赠单位有义务且必须对属地的健身路径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有了好的设施以及管理制度,更需要高效的执行力,因为疏于管理,当健身路径遭遇损坏后且未能及时维修,各受赠单位则需负上应有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