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北省体育局

菜单
    主页 > 新闻中心 > 领导言论 >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打好体育设施建设攻坚战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打好体育设施建设攻坚战
沧州市体育局局长 廉晨
 
体育设施建设是发展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的硬件支撑,是推进全民健身、提高竞技水平、做大体育产业的重要载体。近几年来,沧州市体育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跳出体育看体育,立足全局抓体育”,面对体育基础设施基础差、起步晚的现状,不等不靠,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借助体育事业大发展的多重利好,特别是省十四运会在沧州举办这一历史性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大胆创新,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前提下,采取政府投资、BOT运营模式、政府投资和业主自筹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成功破解体育设施建设资金瓶颈,体育综合楼、沧州体育馆成功投入运营;沧州市少儿体校空中田径场项目即将竣工;可容纳3万余人的省十四运比赛主场地沧州体育场10月竣工;沧州游泳馆年底实现主体封顶;省十四运会其他比赛用馆将采取政府资助和业主单位自筹相结合的模式,渐次付诸实施;东体育场全民健身三期工程、西体育场钢结构综合训练馆、乒乓球馆等六项工程建设已启动方案设计等前期筹备工作。中心城区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取得历史性跨跃,呈现出“观念新、起点高、起步快、方法活、效果好”的鲜明特点,为体育名市和武术名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拉动城市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找准破解难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长期以来,沧州市体育设施整体落后,一方面全市体育基本建设投资总量和人均值都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体育基础设施总量严重不足,东、西体育场相关体育设施大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不仅设施陈旧,功能落后,甚至出现了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全民健身迅速发展,竞技体育提档升级,体育产业蓬勃兴起,这些均对体育场馆、场地的体量、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基础设施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而破解这个难题已成为沧州体育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需求的客观要求。
市体育局通过调研、分析,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投资渠道过于单一,主要依靠财政投资,尚未建立起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公共体育设施可持续发展的运行管理机制,而破解难题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面向社会,对接市场,改变政府投资这一单一方式,多形式、多渠道融资,优化投资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扩大规模,提高品质,加快建设一批设计水平高、实用性强、使用率高、功能完备的体育设施,提高场馆建设和使用中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突破权属苑囿,引进战略投资者,破解场馆建设难题
BOT是各国广泛运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项目建设的一种现代新型投资方式。将BOT投资方式引入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有助于解决目前体育事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资金、技术及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其基本运作模式为:由政府或所属机构与投资者签订一种特许权协议作为项目投融资的基础,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管理、经营该投融资项目,并获取利润。整个过程中的风险由政府和项目公司分担。特许期限到期,项目公司按约定将该设施移交政府部门,由政府部门经营和管理。
沧州体育综合楼是首次以BOT运营模式筹建的建筑,为改善局机关办公条件和环境,为体育事业、体育产业预留发展空间,沧州市体育局决定筹建体育综合楼。经过双方友好协商,沧州市体育局与河北大元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由大元集团单方出资在西体育场建设体育综合楼,政府没投入一分钱,作为回报,大元集团取得综合楼除体育局办公用房之外空间的经营权,并按合作商定年限到期后把经营权移交体育局,产权隶属沧州市体育局。2008年1月,建筑面积为7000平米的体育综合楼竣工投用。综合楼投入运营后,苏宁电器、奥盛跆拳道馆、住美房地产等多家企业单位先后入驻,几年来,综合楼出租率一直为100%,经营效益良好,市体育局则一举彻底改变几十年来简陋平房办公的状况,大大提振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士气,为体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创新举措取得一举多赢的综合效果。
少儿业余训练中心空中田径场是第二个采用BOT模式合作的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达3万平米,由泊头民营企业投资5000万元兴建,河北大元集团承建。项目建成后可开展满足800人田径、武术、柔道、摔跤、跆拳道、散打、乒乓球、举重等项目的训练和比赛的需要,实现少儿体校竞训条件的提档升级。项目占地20亩, 2011年4月,在东体育场原田径场上,沧州市少儿体育业余训练中心空中田径场动工开建,今年6月底即可竣工投用。届时,设置在训练中心楼顶上的沧州市首个“空中田径场”也将与市民见面。采用BOT模式建设空中田径场这一创新举措,不花政府一分钱,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改善了运动员训练条件,同时,为广大市民提供一处多功能休闲健身场所,为发展体育产业搭建新的平台。
三、精心设计,多元融合,功能完备,打造可持续发展新型体育设施
我国当前大型体育设施维持生计主要靠财政拨款,在完全由政府投资筹建的大型体育设施上,沧州市体育局提出了两个思路。一方面,在场馆规划时充分考虑赛后利用,在规划设计中留足产业运营空间;另一方面,在满足举办大型赛事等主流功能的基础上,搞好场馆的市场化运营,即,充分利用场馆资源,实施租赁;举办高水平赛事,吸引大众体育休闲消费;举办大型演唱会,撬动文化市场,引导文化需求;开展大型展会,带动展会经济。一是沧州体育馆。该馆是沧州市政府投资建设并列入省级社会公益事业的重点项目,位于沧州市北京路南侧公益设施规划板块,占地108亩,总建筑面积2.27万平方米,工程全部投资约2.9亿元。该建筑整体定位为城市型多功能综合体育馆,以体育竞赛训练、武术展演、大众健身为主,同时满足杂技马戏、大型集会、商业会展和文艺演出。沧州体育馆2009年8月竣工运营以来,全面实施专业化管理,反复进行重大赛事和大型活动荷载试验,核心场馆多元服务功能明显提高。仅2011年一年就承办大型文艺演出、规模性群体活动和高端赛事48场,举办各类培训班90期,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积累了难得的管理经验。二是沧州体育场。位于北京路以南,吉林大道以东,占地共220.94亩,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建筑规模为3.18万座位,投资约4亿元。预计2012年9月底项目竣工投用。沧州体育场总体形象既大气壮观,又轻盈飘逸。建筑室内空间与室外环境融为一体,整体形象简洁明快,富于时代感。体育场平面为一椭圆环形平面,共四层。首层为比赛场地和运动员、技术官员、贵宾、媒体等特殊人流功能区;二层、三层主要是观众疏散平台、入口和休息区;四层主体是观众座席区。如此大体量、多功能的体育设施,日常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极有可能形成政府财政的沉重负担。市体育局结合体育场的功能定位,丰富了体育场的功能,为赛后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明晰的思路,即不仅为市民提供大型活动场所,而且完善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城市品味,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依托重要赛事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三是沧州游泳馆项目。该馆是2014年在沧州市举办的省十四运会比赛场馆,是2011年市区城市建设“十大工程”之一,也是沧州市第一个水上运动建设项目,预计2013年6月具备使用功能。项目位于北京路以南,沧州国际会展中心以北,占地46.5亩,总建筑面积约5.46万平方米。其中,游泳比赛区1.97万平方米,市民健身活动中心3.15万平方米。项目按国际标准设计,建有国际标准比赛池、标准跳水池和训练池;游泳馆配套附属用房包括比赛管理中心、动力中心、新闻中心及运动员、裁判员休息厅等;市民健身活动中心设有全民健身运动馆和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场所。
项目建设,不仅有利于沧州市申办更高水准的运动赛事,而且有利于完善沧州市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体育健身需求,同时也对完善城市新区功能,彰显城市魅力,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重要意义。在沧州高校场馆建设上,市体育局立足沧州实际,遵循求实原则,提出了政府资助与业主单位自筹相结合的省运会所需场馆建设和改造建议,获得市政府领导充分肯定,即将付诸实施。
四、规范运作,阳光运行,接受监督,确保建设阳光工程、廉政工程
在体育设施建设当中,为了使工程规范运作,阳光运行,确保建设阳光工程、廉政工程,沧州市体育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重大项目责任制,保证建设资金安全和有效利用。一是签订廉政责任书。由纪检部门代表单位与负责项目的甲、乙双方实施单位签订项目廉政责任书,并负责检查廉政责任执行情况。二是严格规范工程运行程序。坚持做到大项目招投标;一般项目或小项目有比选;工程预算先审批再运行。另外,在项目论证审批、方案设计、合同签订、施工过程质量监控和项目验收并交付使用等各环节,都严格遵守廉政责任内容和要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