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毅:关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随着2014年10月国发46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下发,体育产业在最近一个时期处在了“风口浪尖”之上,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股“旋风”和“热浪”,从国家层面到社会各界对体育产业的关注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规划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五万亿元,而各省出台的《实施意见》中此项总和已达到七万亿元,一时间“体育产业的春天来了”的呼声不绝于耳。但是冷静下来之后的思考,却产生了很多疑问,当前我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土壤温度是否适宜?也就是说,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相关政策是否能促进体育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能否得到相应的回报?任何试图用很短的文字篇幅能说明这些问题是很难的,特别是在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也就是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大形势下,来做这个大文章是有相当难度的。但是作为政府的体育职能部门对这个问题的答复还是要认真负责的。根据“三严三实”的要求,按照省体育局党组关于深入调研,提交切合实际的调研报告的要求,最近一个月内,我到省内十余个体育健身器材生产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试图从体育健身器材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个侧面,谈一下对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个人体会。
一、我省体育健身器材生产企业的现状
过去一段时间里,在全国各地对我省体育健身器材生产企业的评价并不好,河北省盐山县、海兴县和山东庆云县是伪劣产品的集散地,其标志是小作坊式生产、一家一户式生产、贴牌式生产。由于少税费、家庭成员用工费用少、不顾及环保支出等因素导致产品价格很低,在全国各地的竞标中,这些企业往往容易搅乱市场竞争秩序。这种罪名带来的是全国对河北体育健身器材生产企业的全盘否定,严重影响我省在此行业中好的企业的信誉。2009年,省体育局曾对注册资金在1000万以上的企业做过一次大规模的摸底调查,从中筛选出12家比较好的企业进行招标和器材使用,结果是比较满意的。近期的调研,也就是想再看看这些企业的发展是进步了还是后退了,河北的企业在国家体育总局的眼里目前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评价?从这次调研情况看,可以说我省的这些企业已经摆脱过去的三种生产方式,正在朝着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比如说,我省体育健身器材的龙头企业——河北夏垫佳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是河北省第一个取得国体认证的企业(现在是许宁副省长联系的企业),在大厂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在新的工业园区新建了厂房,购置了新的生产设备,培训和招聘技术工人,引进新的生产技术,生产的新型产品已安装在沈阳全运会和新疆冬运会的全民健身区域,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和各省市区体育局的好评。已取得国体认证的三河市桂宇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和盐山县鑫龙教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在厂区扩建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及生产质量上都按照国家新标准,严格去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去年底,国家体育总局装备中心和国体认证中心的领导,又一次到盐山对河北启帆教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原河北东岳文化体育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新厂区进行考察,我省将会在此行业中有四家生产企业通过国体认证,在全国只有我省所占比例最高,这是总局对我省体育健身器材生产企业的肯定和褒奖,也体现了我省在此行业中的集团优势。当然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我省还有一些企业在厂区建设、技术质量、运营模式上还有许多问题,随着国家对企业生产环保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应当寻求新的出路。
二、如何拓展我省体育健身器材生产企业的优势
体育用品的标准化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是质量的保证,也是生存的希望。过去在政府采购招标中,一味追求低价中标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按产品标准生产之风,为了降低成本,增加竞标筹码,在招标时展示的样品和中标后供货的产品之间存在差异,往往造成遵循体育用品生产标准的企业中不了标而吃亏,极大地影响了这些企业的积极性。低价中标带来的后果是恶意竞争,良者退出,劣者胡来,隐藏安全风险,致使企业无法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去做技术开发和科研创新,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企业无品质、无创新、无服务、无合理利润、无形象。在当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特别是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情况下,应该从主客观两方面努力避免再出现此类现象的发生。
技术创新和拓展新领域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新途径。夏垫佳美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近两年又研发室内健身器材,聘请了国外专家定期做技术指导,产品已开始销往国内外市场。河北沧狮文化体育产业有限公司、海兴县益奥特体育装备有限公司、红旗体育器材有限公司、唐县康纳一品体育器材有限公司、河间晟大华健体育器材有限公司、定州康奥达和威尔特两家体育器材有限公司等都不同程度地扩建新厂区,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质量,不断推出新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了先机。
靠质量求突破是我省体育健身器材企业的另一优势。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这方面有一些企业也做得很好,比如泊头张孔杠铃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杠铃在成为08年北京奥运会举重比赛指定用品后,今年又成为里约奥运会举重比赛指定产品。石家庄英利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已取得近几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地胶场地的指定产品。石家庄麦迪橡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人造草坪及保定几家企业生产的塑胶跑道都在技术革新和产品质量等方面在全国创立了领先优势,这些企业为河北也为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做出了贡献。
三、我省体育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是一项大工程,前途非常光明而远大。在美国包括橄榄球、冰球、篮球等职业体育在内的体育产业已占GDP3%(我国只占0.6%)以上,超过了汽车、影视产业的比重。在体育领域中,体育产业相对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方面起步较晚,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此认知水平及程度不一,需要重新建立发展体制和机制。体育部门中懂经济管理特别是市场经济规律的人才极少,尽管我们从主观愿望上想把体育产业的事做好,但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好在体育人从来都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服输的劲头。面对多年来的政府相关部门各自为政,为部门利益不松口,不让步的做法,我们会尽最大力量来争取他们的支持。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就靠我们自己,相信通过我们体育人脚踏实地的不懈努力,争取在不长时间内为竞赛表演水平的提高,为大众健身参与人数的增加,为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的升级换代,为体育和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中介等产业领域的融合发展有新的成果出现。通过十年,我们和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到2025年为我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000亿,为全国总规模五万亿的目标实现做出河北体育人的贡献。(作者系河北省体育局法规产业处处长庞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