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指南》解读(上)
体育活动是增强国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最积极、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为引导居民科学从事体育健身活动,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全民健身指南》(下称《指南》)。《指南》针对中国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状况实际,基于中国居民运动健身的实测数据编制而成,就体育健身活动方式、强度和时间等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建议。为帮助大家深入了解《指南》出台的内容和意义,有关专家就这一大众运动健身的“指导书”进行了解读。
加强科学指导,补齐体育健身“短板”
专家指出,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亟待从国家层面发布权威性的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引导居民科学地从事体育健身活动。
据介绍,自1995年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以来,我国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青少年体育工作不断推进,百姓参与体育活动意识明显增强。体育活动成为强身健体重要手段的社会氛围已经形成。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体育活动在增强国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距离建设健康中国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国家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虽然我国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比例逐年增加,但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仍在持续上升,青少年耐力、成年人肌肉力量与耐力、老年人肌肉力量等指标的变化并不乐观,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体育活动在促进健康领域的诸多研究成果尚未充分应用于实践,多数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针对性不强。体育健身活动在增强城乡居民体质、防控疾病方面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纪霄峰认为,《指南》的出台很及时、也很实用。其内容不仅包括体育健身活动效果、运动能力测试与评价,也包括体育健身活动原则、体育健身活动指导方案等,对于全民健身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参与体育健身,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是很多人参加健身活动的首要需求。《指南》明确指出,体育健身活动可以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平衡和反应能力,改善身体成分,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效果。
心肺功能是影响体质与健康的核心要素之一。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心脏收缩力量和肺活量,调节血压,改善血脂,对心肺功能产生良好影响,明显提高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和健康水平。
研究证实,过多的身体脂肪,尤其是腹部脂肪增多可诱发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以有氧运动为主的体育活动可增加脂肪消耗,降低身体脂肪含量,增加肌肉重量,改善身体成分。
据介绍,我国成年人肌肉力量与耐力、老年人肌肉力量等指标的变化并不乐观。力量练习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和肌肉抗疲劳能力,预防因肌肉力量衰减出现的腰疼、肩颈痛等症状,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有规律的牵拉练习则可提高肌肉、韧带弹性,不仅能增加青少年身体活动范围,使身体姿势更优美,减少肌肉拉伤,还能预防和治疗中老年人关节性疾病。
当我们心情郁闷时,来场酣畅淋漓的运动或许能帮助我们改善心情。《指南》指出,体育健身活动可增加人体愉悦感,使人精神放松,缓解压力,形成良好心理状态,获得心理满足感;使青少年充满朝气,中老年人充满活力,提高幸福指数。
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体育活动还可提高人体各器官功能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治疾病,特别是对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效果明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是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地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诱发因素,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同时也是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由于生活方式不当、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过早死亡。
遵循运动原则,养成良好健身习惯
《指南》中提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活动习惯。
首先,体育锻炼是为了改善身体和健康状况,因此确保安全性是开始运动的基本前提。开始体育健身活动前,最好进行身体检查,全面评价个人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制定适合自己特点的体育健身活动方案。体育健身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体育健身活动后要做好整理和放松活动。
开展体育健身活动还应注重全面发展。要使身体各部位都参与运动,使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既要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能力,又要提高肌肉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因此,要选择全身主要肌群参与的体育健身活动项目,取得全面发展效果。
要想成为健身达人,可不能追求一蹴而就。循序渐进是参加健身活动要注意的原则之一,锻炼者要根据自己对体育健身活动的适应程度,逐渐增加运动负荷,使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不断提高,以取得最佳健身效果。
开展体育健身活动还应遵循个性化原则。根据每个人的遗传特征、机能特点和运动习惯,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健身方案。在制定运动健身方案时,要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和运动能力测试,以便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使运动健身方案更具个性特征。
“尽管有规律的、系统的体育锻炼很重要,但运动的机会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纪霄峰表示,只要是能够消耗能量的身体活动,都对健康有好处,如洗碗、拖地等家务活儿,步行、上下楼梯等。要把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