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首页第十三届全运会 • 正文

全新理念 全运惠民 全面改革 全运会“全”在这里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赵鑫雅

       为更好地推进第十三届全运会各项筹备工作,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和有关职能司局负责同志5月6日再赴天津,就全运会组织工作和组委会重要事务进行了又一次接洽。
       第十三届全运会作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和抓手,促进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重要机遇,人们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
 
全新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
       “全运会进行的第一个项目马拉松比赛,6000名工作人员是老百姓,这充分显示了‘全民全运’深入人心。”天津市体育局局长李克敏的喜悦溢于言表,“最近,我们还计划在全运村设置一些体验项目,让参加全运会的竞技选手进行体验。另外,群众项目观赛都不需要买票,鼓励更多的人到场馆观看比赛。”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刘国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届全运会改革将最大限度鼓励全民参与,让更多的草根选手和民间高手在全运会赛场上展现风采。比赛全部利用群众身边的体育场所,注重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与此同时,广泛开展“我要上全运”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组织全国范围内的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和赛事,扩大全运会全民参与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全运会期间不要只当观众,而是有机会参与进来,通过全运会的举办,带动更多老百姓关心体育、参与体育,这是举办全运会的一个重要导向。
       “过去,全运会主要是为竞技体育、奥运备战服务,本届全运会要让群众从配角成为主角,这也充分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刘国永说。19个群众体育项目的设立也充分考虑了老百姓的参与程度、接受程度,基本上做到了兼顾广泛人群,兼顾老百姓参加体育健身的需求与愿望。
 
全运惠民 让老百姓有获得感
       置身天津,无论在市中心,还是郊区,15分钟内都能寻找到符合心意的健身场所。这是十三运带给天津的改变,也是“全运惠民”理念的具体体现。
       2015年5月,天津市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签订协议,协同推进十三运周期“全运惠民工程”。
       李克敏说:“目前,天津市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全运惠民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建有各类体育场地1.6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15平方米,成立各类体育社会组织5000余个,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3万余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1.3%,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93%。广泛开展‘迎全运’全民健身活动。两年共举办大型健身赛事活动500项,参与市民达400万人次。”
       刘国永说,为扩大全运会效应,通过国家的支持和带动,给举办地天津留下全运会遗产,让广大百姓得到更多实惠,这也是本届全运会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后,还要不断改进、不断丰富全运会改革,让全运会办赛模式更加新颖,更加贴近百姓,努力将全运会办成充分体现全国性、全民性,全民参与、全民关注,让全国人民满意的综合性运动会。
 
全面改革 以全运会为突破口和抓手
       过去,全运会只是专业运动员呈现竞技技能与水平的赛事;而今,全运会也成为人民群众展现参与体育运动获得感与幸福感的舞台。
       在十三运马拉松项目比赛中,万人参赛的壮观场景令人震撼——4000多名参与全程马拉松和6000多名参加迷你马拉松的群众选手同100多名专业选手同场竞技,这场全民马拉松获得了空前成功,社会各界评价颇高。
       看看那些在奔跑途中脸上还洋溢着笑容的群众参赛选手,其参与体育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不言而喻,这一切均得益于全运会的改革创新。
       十三运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群众参与、竞技精彩、人民满意为导向,以“全运惠民·健康中国”为办赛理念,更好地发挥全运会在深化体育事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体育总局以全运会机制与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和抓手,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夏季项目和冬季项目、奥运会项目和非奥运会项目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比翼齐飞,为体育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这一重大改革创新涉及四方面:一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设群众比赛项目,使普通群众通过参加全运会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以全运会为突破口,创新机制政策,打破地区壁垒,激发各方力量发展竞技体育的积极性;三是实施少数民族自治区交流引进少数民族运动员政策;四是实施军队和地方共同培养运动员政策。
       马拉松赛的空前成功奏响了全运会改革的壮美旋律,人们期待,随着全运会赛事全面铺开及引向深入,各项改革成果将继续涌现。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体育快讯

    Copyright © 2012-2022 河北省体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