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北省体育局

菜单
    主页 > 专题频道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奋斗者 >

常静春:站在男子步枪金牌背后的英雄

常静春,沉静、从容中尽显儒帅风度

我是常静春,是一名男子步枪教练,执教已经40多年了。在我刚刚走上教练员岗位的时候,就有一个梦想:梦想自己能培养出世界级的射击选手。也是因为这个梦想和初心,在执教的40多年里,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射击事业中,把培养出更优秀的运动员,当作我义不容辞的使命。

幸运的是,我的弟子们帮我实现了这个最初的梦想。他们成功打破了欧美选手对男子步枪项目的垄断,也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一样可以成为男子步枪的顶尖选手,成为世界级的优秀射手。

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男子步枪项目一直是欧洲人的天下。在国家射击队里,男子步枪被称为“最典型的落后项目”。每次参加国际比赛,手枪等项目都拿回好多冠军,男子步枪项目却连决赛都进不去。不仅被国外选手瞧不起,也被其他项目运动员看不起。一些人说:“可别练这个项目,练这个算是完了。”

1997年,冯建中被任命为国家体委北京射击场主任后。他偏偏不信这个邪,开始大刀阔斧搞改革,一定要把男子步枪项目搞上去。开始从各省市射击队,选拔优秀教练员进入国家队。正是因为这样的机缘,我成为国家队男子步枪项目主教练。按说进入国家队执教是件高兴的事,但我当时顾不上高兴,只感觉压力扑面而来。

作为主教练,看着我的队员在国家队里抬不起头,听着大家伙对这个项目冷嘲热讽,心理憋着一股劲,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把队伍带出个样来,改变大家对步枪项目的偏见。只有这样才对得起领导的信任,对得起大家的期盼,对得起自己的付出。

当时我们的运动员技术水平太低,跟国际高手差距太大。如何实现突破是摆在我面前最大的难题。万变不离其宗,提升技术水平是重中之重,水平提高了,胆子就大了,信心自然就足了。

常静春的梦想,就是能培养出世界级的射击选手

我先要找一个有潜质的运动员跟我一起搏一把。所以我就相中了弟子蔡亚林。

蔡亚林是我早在省队时,亲自选上来的队员。当时我去承德市射击体校选苗子队员的时候,他的成绩并不理想。体校给我推荐的人选也没有他,但他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射击场上,他一直在一个小角落里,自己默默地在那举枪练习,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受外界的打扰。这不就是一个射击运动员应有的素质吗?他身上那种沉稳踏实劲儿吸引了我,一连几天的观察,我决定把他带走,就这样把他选到了省队。

他刚到我手下训练时,距离参加全国比赛水平还差的很远,因此我整整闷了他两年半,没有让他参加任何比赛,就是在家苦练硬功夫。他在我手上吃了不少的苦。每天都重复练习同一个动作,举枪、瞄准、击发,练持久、练稳定、练规范。每种姿势都要坚持数个小时,大家想象一下随便拿着一个东西举起半小时,手臂恐怕都会酸麻疼痛,更别说是举十斤和十几斤的枪!

蔡亚林苦练硬功夫

除此之外,队员们还要穿上厚厚的射击服。那身射击服看上去帅气,但足有十几斤重,而且为了稳定性,一年四季,除了一身帆布射击服里面还要穿上内衣、毛衣和专用皮鞋、手套。到了三伏天,穿上这里三层外三层的衣服可想而知。那时候训练场没有空调。每次训练结束后,他脱下射击服,里面的内衣和毛衣都能拧出水,连最外面的帆布射击服都湿透了。

但是高精度的射击就是靠反复地练习,所以我对蔡亚林的要求只有更严。练跪姿的时候,一跪就是一个小时不能动,动了要重新跪,疼的直掉泪,但从不肯说苦。我当时看在眼里也疼在心里。

苦练一年多,蔡亚林看着自己的队友都出去比赛了,心里也痒痒,央求我说:“教练我什么时候也能出去打比赛啊?”我说:“想打比赛啊,好啊。只要能达到我的标准,就让你去。没达到标准,就必须练。”我就是有意的闷着他,磨练他,直到百炼成钢。

蔡亚林在训练中

97年上海全运会预赛是他第一次参加大赛,不负众望地打出了很高的成绩,以至于让外省教练很惊讶。“老常,你深藏不露啊。又冒出一个来。”我说别着急,好戏在后面呢。

蔡亚林的成绩越来越好,我们师徒一起进入了国家队,憋足了劲要干出点名堂来。

我们参加的第一个大赛就是1998年曼谷亚运会。赛前,队里最担心的就是我们这个“落后项目”,怕我们“拖后腿”。所以大会小会的讲,射击队能否完成任务男子步枪是关键。

比赛开始前两天,射击队出师不利。该拿8块金牌但只拿到了3块。当时国家队射击队总教练张恒急得直上火。怕我的队员再掉链子,我嘴上说有信心,但心里压力也很大,毕竟是年轻运动员,没有大赛经验。

关键时刻我的队员真争气。蔡亚林、宁立佳顶住压力,稳定发挥,先后夺得气步枪个人、步枪三姿个人、团体三枚金牌。当时,总教练张恒如释重负,紧紧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了,多亏了你们!”

这次精彩的亮相,男子步枪项目更是扬眉吐气,士气大振。国家射击队其它项目也终于对我们高看一眼了,寄予希望了。事实证明我们训练的思路、方法、手段是对的,是科学的。

接下来的两年是悉尼奥运会的备战期,蔡亚林之前成绩一直不错,但选拔赛有失水准,心里很窝火。左右眼先后长了9个麦粒肿,而且都是皮层下的,要把眼皮翻出来做手术,前边做的刚好一点后面接着又长一个,最严重一次是两个眼睛同时各长了一个。按说两个眼睛不能同时做手术,但备战时期着急啊!只能同时做了手术。

怕耽误太多训练,他今天做的手术,第二天早上撕了纱布就继续训练。

备战的关键时刻,射击运动员的眼睛出现问题,那可真是要命的事啊?我也急的睡不着觉,饭也吃不下。天天就是与队医商量治疗方案,想方设法保证他的休息和训练。帮助他走出了这艰难的时刻。

首次参加奥运的蔡亚林,在队内是小有名气,但外界并不太了解他,媒体关注的不是太多,这样反倒是一身轻松。比赛时,他出其不意的在资格赛就夺取了第一。

我当时内心更多的是担心接下来的决赛,怕他在决赛时想的太多。我赶紧嘱咐几句:“别想太多,要踏实、沉稳、专注过程。一枪一枪拼就行了”。决赛开始了我在他后面,默默的看着他,但心里是七上八下,紧张地能听到自己心跳声。

决赛开始比较正常,一发比一发打得好,也为自己打下好的开端,但你好别人比你也不差,这就是决赛的魅力之处,整个过程起起伏伏,每当出现环数低的时候就像是子弹打在了自己身上。看射击决赛有一句经典的话“这哪是打枪,简直就是打心脏”。

在最后一枪时,已经领先对手2.2环,这在气步枪项目上,确定了很大优势。但射击决赛的每一发都惊心动魄,期待着他最后一发子弹发挥正常,蔡亚林不负众望,以696.4环,夺取了悉尼奥运会冠军,并打破了奥运会纪录。

蔡亚林获得悉尼奥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冠军

当蔡亚林放下手中气枪,我俩控制不住地拥抱在一起,留下了激动的泪水。我知道这眼泪是夺冠的喜悦,更是压抑了这么多年苦和累的情绪释放。哭吧,孩子。这枚金牌拿的坎坎坷坷太不容易了。

蔡亚林这枚奥运会金牌打破了欧洲人的垄断,实现了中国男子步枪项目零的突破,也为河北射击队拿下了第一枚奥运会金牌。圆了中国男子气步枪几代人的梦想。从此之后,男子步枪项目逐渐成为了我国的优势项目,并且人才辈出。

2003年我又发现了朱启南。

我第一次见到他时,还是个大男孩,成绩并不突出,连省队都没正式调入。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在一次全国比赛,决赛已经开始了,我看见朱启南,拿着大包小包一路小跑赶到靶位。放下包后他没有慌忙。而是从容的拿出衣服,不紧不慢的穿上。仔细的装好子弹,调整好枪支和情绪,开始比赛。我就想,这孩子真淡定啊,迟到了还表现的很沉稳,我预感这也是一个可塑之才,破格把他选到了国家队。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就开始展露锋芒,先后斩获亚锦赛,世界杯赛金牌,成了雅典奥运会的重点培养选手。

朱启南初露锋芒

但就在雅典奥运会比赛前两天,一场小小的插曲却让他差点前功尽弃。

在大赛前队里有规定,队员不可以私自观赛。怕引起不必要的情绪波动。但是朱启南,这小子,头一次参加大赛,好奇心重,在赛前训练时偷偷去看了王义夫和杜丽的决赛,看到他们拿了冠军,内心压力陡然增大,患得患失,想赢怕输,心里浮躁了。之后的训练打得很不稳定,成绩忽高忽低。我当时感觉不对劲儿,怎么一下子变的这么差,私下一打听,才知道这波动背后的原因。

当时,我非常生气,在训场上狠狠地骂了他,跟他说“要不是在国外我早就踢你了”。其实教练是不应该在大赛前发这么大火,但我那时候真是急了。而且我了解朱启南,要是当时不给他点强刺激,给他点颜色看看,他不会踏实下来。

骂完之后,朱启南很快冷静了下来。很快找到了原来好的感觉。

在正式比赛中,朱启南打的十分稳定,他和我的另一名队员李杰,资格赛分别打出599环和598环的惊人成绩。从资格赛到决赛就没有给对手一点机会,最终包揽了男子气步枪项目金、银牌。这在步枪项目奥运史上还是第一次。在比赛中,他们表现出大气、沉稳的王者风范,原国家射击中心主任高志丹赞不绝口:“这是我看过的最享受的一次比赛。”。

雅典奥运会冠军朱启南、亚军李杰和教练常静春合影

在这之后,我的队员们越战越勇,所有世界大赛的冠军都拿遍了,所有项目的世界纪录都破遍了,有的不止一次。2018年在德国世界杯比赛中3x40这个尘封了26年的资格赛和决赛两项世界纪录,也被我们打破了。

40年的教练生涯,我无怨无悔,但对父母、妻子、儿子的亏欠,是我内心最大的愧疚。在国家队的十几年里,回去过春节的次数寥寥无几;家里老人做手术,我不能陪伴伺候;爱人腰疼的动不了,我不能给她做一顿热乎的饭。儿子上学的时候,从来没有给他开过一次家长会。儿子曾委屈的说道:“我很羡慕你的队员,可以天天和爸爸在一起。听到这话作为爸爸的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常静春一家三口

当看到别人家父母领着孩子其乐融融的场景,我心中都会有些微微刺痛。但作为一名国家队教练,我只能把对家人的思念放在心底,把这份牵挂藏在身后,把这份疼痛埋藏起来……

我的妻子了解我的工作性质,为了支持我的工作,成就我的梦想。独自包揽了家里所有的事情,替我“尽孝道、担父责”。

有一次她半夜食物中毒,连打电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被亲戚送到医院的时候,医生埋怨地说,你们真是心大,怎么才送来啊?再晚点人就不行了。但是她从没跟我抱怨过。她腰不好,曾经疼到直不起腰来,因为我不在身边,儿子又在上学,只能自己去省体工大队扎针,从家属楼到体工大队那不到一千米的路上,自己忍着疼痛,一步一步挪过去的。可这些事我都是听别人说的。她就是这样一个报喜不报忧的人,我知道她不是没有委屈,也希望我多陪陪她,但她知道我的工作不能分心。说到这些我就觉得亏欠她太多了。

回顾我从事射击事业四十多年来的点滴,最值得我骄傲的不是那些耀眼的金牌,不是那些傲人的成绩,不是那些给予我的荣誉。而是我能幸运的遇到这些肯吃苦、敢于拼搏的队员。非常感谢我的队员们用拼搏不息,执着不悔的精神,让五星红旗一次次飘扬在赛场上,让国歌一次次奏响在领奖台上。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好成绩,才给了我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2008年是我执教30周年,我那些可爱的弟子们,在我全然不知的情况下,自发的为我策划了一个纪念活动。

前一天只是告诉我明天几个人要一起吃饭。当天中午他们带我和我的妻子孩子来到酒店宴会厅的时候,我们还蒙在鼓里。就在我们走到门口时,门自动打开了。大门打开的瞬间我惊呆了,我带过的60多个队员们,整齐的排成两排,站在门口迎接我们,最远处的队员捧着一大束鲜花微笑着地看着我。瞬间,彩带、鲜花、欢呼声……围绕了我们三个人。结婚都没享受过这种待遇。

在这次周年庆祝会上,我很多的弟子都是从外省专程赶过来的,没有赶来的弟子都在视频里表达了对我的祝福。他们每个人都诉说了,那些年我带他们一些难忘的事儿。说到动情之处,大家都留下了眼泪。

当时那种感觉,没法用语言形容,这就是幸福,这就是当教练员最大的幸福,一辈子想起来都发自内心高兴。

我带他们的时候,他们还都是小孩子。他们没有记恨我对他们训练苛刻,不近人情。他们能理解我的一片苦心。我现在能得到这些回报,心里是说不出来的感动。这些有情有义的弟子们才是我最大的财富,把他们培养成才就是我这一生最成功的事情。

17年天津全运会后,我又返聘到国家射击队,继续任职步枪主教练。目前正在备战东京奥运会。虽然我深知重返国家队执教不是一个轻松地事情,要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但是我不能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队员对我的期盼和家人对我的支持。

回首几十年的教练生涯,我对射击项目的感受是,要想实现射击的跨越发展和重大突破,最重要的是涵养心性,提升自我,既要有“每临大事有静气”的沉着冷静,又要有“山高绝顶我为峰”的豪情霸气。这就是射击的品格。他已经融入到我的生命里,我的血液里。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愿意,永不懈怠地执着于自己坚守的使命。我愿意,贡献全部的心力培养射击后备力量。我愿意,让自己成为滚烫的枪膛,让超越极限的子弹,穿过一个又一个梦想的靶心。

常静春,男,1957年10月生,中共党员,蝉联两届奥运会金牌教练。曾任河北省体育局射击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现任国家队男子步枪主教练。2001年、2017年两次被国家人事部、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2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务院特贴专家”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河北体育局